处暑节气,虽然已经出伏,但岭南地区平均气温依然较高。“秋老虎”来袭,人体容易出现胸闷心悸、大汗淋漓等症状,需警惕心梗的发生。
据佛山市中医院胸痛中心总监、介入室主任罗智敏介绍,近期,我院胸痛中心1周内接收了20余例急性心梗患者,每天2-3天台急诊介入手术已成常态,最多一天5台,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最小的为30岁,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绝大多数有肥胖、吸烟、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众所周知,秋冬季是心梗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这主要是血管受温度改变刺激会导致调节功能障碍,特别是血管已有动脉硬化、狭窄及有不稳定斑块的基础上,就更容易诱发血管痉挛、斑块破裂,引发心梗。那么,节气改变为何心梗也会高发呢?
罗智敏解释道,例如高温天时人体易出汗,若饮水较少,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上夏日很多年轻人喜欢熬夜、吃宵夜、久坐、运动减少,加上大量的吸烟,损伤血管内膜,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心梗发生。
另外,人体从室外进入室内骤然温差较大时,或大量饮用冰冻饮料,这种寒冷刺激容易诱发冠脉反射性痉挛、血管收缩、心肌缺血甚至坏死。此外,天气燥热时人体容易烦躁、情绪激动,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容易诱发心梗。
“秋老虎”当下,普通居民如何预防心梗呢?罗智敏指出要注意以下8点:
01
高温天气胸闷不要拖,如有持续性胸闷伴汗出,切忌以为中暑而大意延误,应立即就诊;
02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
03
进出空调房时先在门口站一会儿,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让心脏有个适应的过程;
04
及时补水,降低血液黏度,可在晨起及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温水;
05
不要大量进食冰冷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嗜烟;
06
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夏季少冲凉水,建议温水浴;
07
远离嘈杂,稳定情绪,避免熬夜,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适量的运动;
08
如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停药。
罗智敏提醒,现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较以往有年轻化的倾向,不同血管闭塞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若发生急性胸闷、胸痛、上腹痛、无明显诱因的咽痛、肩背痛等症状,应及时拨打120求救,我院胸痛中心提供24小时诊疗服务,为佛山市民保驾护航。
作者:孙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