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虽说立秋已到,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入秋,尤其是我国南方仍气候闷热,防暑依然不容忽视,甚至有“秋老虎”侵扰。如何养生?先来看看佛山市中医院与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制作的《节气廿四味》▼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症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阴逐渐成为立秋后的养生之重。肺气应秋,易为秋燥所伤,此时也应重视养护肺气。
饮食上要少辛多酸,以润肺润燥为主,宜清补。可选择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清心安神的药材或食材,如百合、无花果、莲子、银耳、荸荠、甘蔗、萝卜等;蔬菜应选新鲜汁多的品种,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哈密瓜、梨、橙子等。
秋天也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建议选择外出踏青,可让身心舒畅,肺气更充盈。要注意的是,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损耗津液。
立秋节气凉茶
上期我们在大暑节气推出“甘竹饮”,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与点赞。
因应立秋的到来,本期我们推出应节凉茶“梅杏饮”!这个听上去文艺范十足的凉茶,由乌梅、甜杏仁、山楂、薄荷、甘草、甜叶菊6味药材组成,养阴生津、利咽止渴。
1、乌梅 :味酸,涩,性平。敛肺止咳,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元气,除烦闷,安心气的功效。
2、甜杏仁 :味甘,性平,无毒。润肺,平喘。用于虚劳咳喘。对干咳无痰肺燥的咳嗽、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味道微甜、细腻,偏滋润,也多用于食用。
3、山楂 :味酸、甘,微温。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4、薄荷 :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痛痒,肝郁胁痛。取薄荷散风热、利咽的清透之感,也有清热提神,解除暑热之困的作用。
5、甘草 :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6、甜叶菊 :味甘,性平。生津止渴,利尿降压。主治消渴、高血压病。
全方以酸甘化阴为法,对应立秋重养阴的理念,以乌梅,甜杏仁、山楂为主,搭配薄荷,甘草、甜叶菊,酸中有甘,口感清润,尤为适合立秋节气,末伏暑热下出汗伤阴,流汗过多津液不足,暑热烦躁,口干口渴的人群。该凉茶平和、不寒不燥,老少咸宜,适合大部分群体。
小伙伴们学会了吗?赶紧行动起来,煲一盅立秋凉茶,一起抵御“秋老虎”吧!
懒得自己煲?没关系。逢周一、周三上午,我院药科党支部会在院本部1号楼门诊大堂设点“党员先锋岗”,免费派发节气养生凉茶,欢迎市民朋友一起品尝。
派发节气养生凉茶
下期处暑节气,我们会继续带来应节茶饮,记得留意哦!
撰稿:钟景斌中药师
鸣谢:梅杏饮组方由资深中药专家蓝义琨主任中药师提供,茶饮煎煮质量由梁盛副主任中药师把关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