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图网_402163932_banner_皮肤问题医疗插画(企业商用).jpg

痒到睡不着?反复难愈?很多人手脚经常长水疱,其实是这个原因…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02

  最近,台风不断,先有“杜苏芮”导致福建受灾,第6号台风“卡努”也紧随而来。

  佛山位于台风外围,偶有降雨,整体天气潮湿闷热,宛如“蒸笼”。

  有部分市民手足部位开始出现“每年一遇”的小水疱,瘙痒难耐,反复难愈,这到底是真菌感染还是湿疹,一起来听听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储开宇副主任中医师怎么说。

  汗疱疹还是手足癣?

  汗疱疹亦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好发于青少年人群的手足部位,可见密集的针头大小的水疱或者数厘米不等的大水疱。肉眼可见疱内含清亮如水一般的液体,后期疱液变为浑浊,并最终干燥、脱落。

  作为湿疹的一种,汗疱疹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患者可出现皲裂和疼痛。  

  由于好发手足,有时候不易和手足癣区分。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常表现为脚趾缝潮湿、浸渍发白、足底和足缘起水疱,水疱干后脱屑,足跟处皮肤增厚、粗糙脱屑,自觉瘙痒等。

  储开宇建议,当手足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时,应选择去皮肤科检查真菌涂片。相比之下,手足癣可检查出致病的真菌,瘙痒更剧烈。

  很多患者有瘙痒症状时,以为自己得了手足癣,怕传染别人,常戴着手套。殊不知,错误处理如戴手套、频繁洗手等行为会加重症状  

  潮湿闷热,好发汗疱疹

  汗疱疹与出汗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临床观察,手脚出汗多的人更容易得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过敏反应,也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接触刺激性物品、长期穿戴防护手套、吸烟等有一定关系。有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得汗疱疹的概率较高,可能与频繁的洗手及洗剂的刺激有关。

  中医认为,汗疱疹与湿气有很大关系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而发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  

  分型对症,祛湿治疗

  汗疱疹的治疗一般以外用软膏、洗剂等药物为主,早期可以用有祛湿、收敛、止痒的作用的中药煮水外洗,或者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来外涂。瘙痒严重,影响生活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莫米松、卤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软膏

  若是局部出现反复干燥,脱皮和疼痛等症状,可以结合使用凡士林、尿素或者维生素E霜等涂抹于患处,滋润皮肤。平时要注意手足护理,保持手足干爽清洁,尽量少碰脏水(洗菜、洗碗等),减少使用刺激性物品(如洗衣液、肥皂等)。  

  汗疱疹的发生和湿邪有明显的关系,湿邪致病迁延难愈,长期患有汗疱疹的患者可以根据辨证服中药调理。储开宇提到,一般情况下,根据湿邪和热邪比重的不同,汗疱疹可分为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后期皮疹表现为反复干燥、脱皮,通常辨证为血虚风燥证。  

  

  

  中医外洗更直接

  中药外洗是治疗汗疱疹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多选用具有清热祛湿、止痒收敛的药物  

 

  中药外洗方

  材料:白鲜皮30克 、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20克、蛇床子20克、明矾10克。

  使用方法:以上药物每天1剂,加水4000毫升开火煮沸,换小火煎至2000毫升,倒入盆中,待微烫手时泡手足,以浸泡后手足部皮肤浸渍变白而皱缩为度,2周为1疗程。  

 

  据储开宇介绍,除药物治疗之外,汗疱疹患者应保持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煎炸、虾蟹、牛羊肉;不饮酒及少喝刺激性饮料。

  汗疱疹易发生在潮湿的夏季或长期潮湿的南方城市,也可通过食疗帮助祛湿。患者可以吃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例如冬瓜、薏米、赤小豆、白扁豆、芡实、茯苓、白术、陈皮等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手脚上出现水疱时,尽量不要挤破或者用针挑破,以免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