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感受温暖时,没想到太阳会落山,世界会记着你的余温”
——《声生不息》官微
7月5日,香港著名歌星李玟因抑郁症轻生离世,令人痛惜不已。
不少人惊讶表示,这么阳光开朗的她竟然也会与抑郁症沾边?不幸出现抑郁症又是否有治疗的可能?一起来听听我院专家怎么说。
阳光开朗=不抑郁?
据我院心理专科门诊孟泳铮主治中医师介绍,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非“心理有问题”。主要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常见的症状还包括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并且这些现象持续至少两周,常反复发作。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有或反复多次出现自残或自杀念头。
孟泳铮表示,患者大脑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低于常人。很多抑郁症患者因为身体反复出现头疼、头晕、心悸、失眠、胸闷、胃痛等不适症状,在多家医院多个专科做身体检查或治疗,始终查不出相关原因。这往往与抑郁症有关,孟泳铮也提醒该类患者及时到心理专科诊断,以免耽误早期治疗。
还有部分抑郁症患者患有“微笑抑郁症”。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指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发现。
孟泳铮也在近期的接诊中碰到一位患者,平常是同事眼中的“开心果”,却自述情绪不稳定已有4年余,不好的情绪总是隐忍于心,就诊后完善了心理测试提示为中度抑郁、中度焦虑。这类患者往往难以被察觉,也因此得不到外界的重视与帮助,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抑郁症离我们远吗?
新冠疫情后,全球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而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相当于8年的时间里,从每22人有1名抑郁症患者,攀升到每15人中就有1名。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是可以治疗也必须寻求治疗的。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才能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止复发。
孟泳铮提到,除了心理咨询疏导、西药治疗,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理气为主,也有一定疗效。常用方如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等。
日常感到情绪较差的朋友,也可通过茶饮改善▼
物理治疗有疗效
我院功能检查科肌电图室杨轩副主任医师则认为,从西医角度出发,抗抑郁药物治疗通常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目前,还有一种新的物理治疗,即“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它对难治性抑郁、耐药患者及不想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来说,可谓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早在2008年,美国FDA就通过认证,把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适用于抑郁症治疗,之后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
它的原理是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是一种新兴的物理诊疗技术,其最大优点有无创、无副作用,操作简便。
其治疗适应症主要包括精神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孤独症)、神经科及康复科(神经痛、卒中后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帕金森氏病)等。
其中,抑郁症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最早肯定和推广的适应证之一,在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中被推荐为最高级别的A级,具有确切的疗效,特别是对于难治性抑郁及不能持续药物治疗或耐药患者是最佳选择之一。
我院肌电图室早在2010年就引进了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佛山地区最早开展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科室之一。杨轩也曾在2018年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该项技术,应用治疗抑郁症、失眠、卒中后功能障碍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患者正在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据杨轩介绍,近期前来治疗的很多都是青少年患者,他们多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受到一些挫折后容易患抑郁症,经过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或者结合药物、心理治疗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大多都能痊愈,且过了青春期后也不易复发。
在治疗患者中有多位高三学子因为学习压力大一度出现抑郁症状,不得不休学治疗,初时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提示中~重度抑郁,大多经过1个月共20次的经颅磁刺激等治疗后好转并复学,最终高考成绩理想。
最后,如果您觉得自己
或者您的家人有抑郁倾向
请正确面对,及时就医
让微笑背后回归快乐
来源:心理专科门诊、肌电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