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图网_402163932_banner_皮肤问题医疗插画(企业商用).jpg

枇杷能止咳化痰?用它之前,别忽略这个……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4

  不少人有个概念:枇杷可以止咳。

  实际上,它是寒性还是热性,又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下面,我院营养科主任潘永来给市民划重点。  

  枇杷浑身是宝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栽培枇杷,到唐代已极为普遍。最早记载于《莆田县志》:“枇杷,夏初成熟,色黄味酸”,因其叶形似琵琶而得名。

  枇杷原产于我国四川、湖北一带,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多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栽培,也是潮州地区重要的水果产品之一。

  《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滇南本草》则认为其“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据潘永介绍,枇杷的营养价值确实很丰富,而且浑身是宝。  

  果肉篇

  枇杷的果肉味甘酸、性凉,其富含水分以及维生素C,并具有止渴、润燥、清肺、止咳等功效,特别对风热咳嗽引发的咳嗽、黄浓痰、口干等肺胃热症状有较好的疗效,颇受广大市民欢迎。

  不过,胃寒者切勿大量食用枇杷果。潘永建议,可与川贝母、橘红、桔梗、甘草、沙参、生姜、红枣、蜜糖等药材一起熬制成枇杷膏。“由于枇杷性本凉,经过熬制其性转为温和,不损伤脾胃,在清肺润燥的基础上还能生津补气,尤其适于大便干燥的老年人和婴幼儿,更适用于广泛的人群食用。”  

  冯灿摄

  叶子篇

  除了果肉,枇杷也浑身是宝。其枇杷叶是中药的一种,味苦、性平,归肺、胃经。

  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之功效,也是主要适用于胃热的患者治疗胃病。  

  果核篇

  枇杷的核也有其独特功效,其味苦、性寒,归肾经。枇杷核中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及脂肪酸,还有一些甾醇,作用类似于杏仁,其功效为止咳平喘、理气止痛,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疝气疼痛、瘰疬等。

  但要注意的是,枇杷核中的苦杏仁甙在水解后会产生氢氰酸, 过量服用可引起中毒,所以大家切勿大量食用。  

  冯灿摄

  温馨提示

  潘永提到,枇杷虽好,但每日果肉的摄入量在50-100克为宜。不少网友晒照表示“炫”枇杷“炫”出砂糖橘同款手指,这可就不适合啦! 

  涨知识:枇杷如何保存?

  俗话说“不时不食”“应节而食”,新鲜上市的枇杷最好尽快食用。如果一时不能“干掉”,可将枇杷直接用纸箱装好,放置于通风处即可,不宜冷藏,否则容易导致变色。如果是剥皮的枇杷宜放入盐水、冰水或是糖水中保存,这样的枇杷也不易变色。   

  来源:营养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