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黔先锋| 他们凝聚光与热,在台中医书写对口帮扶新篇章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3年10月12日 12:33

  近日,佛中医6位援黔队员

  圆满完成了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任务

  带着满满的赞誉

  返回医院本职岗位

  他们跨越山海

  助力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快速发展

  在我院派驻帮扶的蒋开平副院长

  以及当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精准协作,全力以赴

  感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起来回顾这段难忘经历

  为他们的奉献担当精神点赞  

    01  

  于娜:

  “管理+技术”输出,为台中医发展作贡献  

  2022年8月,佛山市中医院医务科于娜作为党员干部主动接过东西部协作帮扶接力棒,成为佛山市驻黔东南州第二批“组团式”医疗协作帮扶团队队长,挂任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副院长兼医教科执行主任。  

  从第一任队长手中接过帮扶队旗

  到院后,她紧紧围绕“管理+技术”的“紧密型组团式全覆盖”帮扶模式,按照“开设新科室、拓展新业务,管理上台阶、技术大提升,服务进村寨、健康惠万家”工作思路,着重抓好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及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等工作,着力解决医院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同时,她严把行政内控关,为医院行政管理及职能科室制度化建设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推动该院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向纵深发展。  

  于娜被任命为台中医副院长  

  帮扶专家工作交流会  

  院领导班子会议

  她是科室核心管理的“指导员”为了让该院医教科快速成长,于娜通过“提能力、找优势、强弱势”的方式不断提升成员能力;当科室遇到新困难、新任务,她都会“教思路”“教经验”“教方法”。一年内,于娜通过建立例会制度,提升了科室工作效率;通过成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等,全面梳理医疗核心工作内容,完善了医疗核心制度20余项、制定标准流程10余项,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和医疗技术管理;通过带队深入医院临床,参加科室交接班、业务查房、医疗质量检查、专项问题辅导等工作,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从事中医危急重症救治工作多年的她,尤其在相关临床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组织医教科召开科室例会  

  指导医教科日常工作

  她是二甲筹备创建的“主心骨”2023年5月,该院启动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于娜主动担任二甲办副主任职务,传输佛中医“创甲”经验。她连着十多天利用休息时间给各职能、临床科室细心解读指标直至深夜。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按照评审细则的标准要求,医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预案修订等各方面得到持续改进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参加二甲创建初评会

  她是人才队伍培养的“辅导员”针对引人难,留人难的困局,作为该院党建、医教、人事等核心部门的分管领导,于娜把突破口放在院内培养上,深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院领导班子一同健全《台江县民族中医院中高级本土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历管理办法》等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增加“竞聘式”强管理导向化培养和“助推式”晋职称专业化培养,助力“四式”人才培养向“六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  

  开展院长查房工作  

  与医院第三批进修人员合影  

  与医教科合影

  02  

  周活龙:

  尽己所能,让中医正骨技术在台中医生根发芽  

  2022年8月,我院骨伤科中心周活龙主治中医师随佛山市第二批帮扶团队一起进驻台江县民族中医院。  

  急诊科合影

  在接诊一位贵阳骨折患者慕名就医过程中,周活龙考虑其骨折愈合欠佳,之前在外院术后基本没有康复锻炼,于是按佛山伤科正骨中“骨折康复锻炼法”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同时配合中药苗药口服及外用治疗,经治疗半月后,患者可去拐,下地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明显加快,后期多次随诊,并对周活龙频频称赞。  

  “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传承培训基地

  在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挂牌成立

  像这样慕名而来的患者还有很多。一年来,在周活龙等我院帮扶专家的带领下,该院骨伤科通过运用中医手法整复、内外中药治疗,有效接诊骨伤患者300余人次,骨伤患者就诊量及骨伤疾病诊疗范围得到新突破,深受群众信赖。  

  

  周活龙为骨折患者行正骨手法复位

  为在当地留下一个业务强、素质硬、服务好的中医特色专科,周活龙每周组织科内理论知识学习会,开展授课80余次;他每次收治骨折病人都亲自指导骨折复位的动作要领,如今,该院骨伤科医务人员已熟练掌握中医正骨技术,并有效运用到临床上。帮扶期间,他还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等医生做中医正骨培训,受到一致好评。他还把无痛正骨技术带到台中医,赢得患者的高度认可。并积极搭建供货渠道,将台江优质木材资源引进佛山市中医院,指导科室人员制作夹板,解决科室用板问题。

  在他的努力下,中医正骨技术在台中医生根发芽,促进中医特色技术传承发展。  

  周活龙为基层医生讲解中医正骨手法

  03  

  黄胜林:

  鱼渔兼授,力促脾胃病科技术提升  

  黄胜林是佛山市中医院脾胃消化科主治医师,自赴台江帮扶以来,他注重科室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升,开展胃肠镜检查、病例讨论、基层义诊、临床课题研究等工作,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黄胜林指导开展胃肠镜检查

  建立台江县民族中医院胃肠镜检查室,这是黄胜林帮扶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规划布局、确定方案、购置器械、建立制度、规范流程……每一个环节他都积极谋划,2023年2月中旬起,首例无痛胃肠镜检查、首例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在黄胜林与科室医生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检查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短短几个月时间,已为200余患者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黄胜林与科室医生共同开展第一例胃肠镜检查  

  黄胜林(左一)与患者合影

  带出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本土的一支胃肠镜队伍,是他帮扶的第二项重任。为此,他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通过手术示教、临床带教、培训讲课等多种形式,带动脾胃科医疗团队迅速提高检查治疗水平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在帮扶期间,开展日常科内小讲课及院内讲座培训共30余次,培训5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此外,黄胜林还在黔东南州2023年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医疗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台江县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开展授课培训。  

  黄胜林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黄胜林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一年时间,共计参加“服务进村寨,健康惠万家”义诊及健康宣教28场,服务近600人次,将东部地区先进的健康服务理念、优质诊疗技术送到苗疆百姓家门口。  

  到南宫镇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  

  到老屯乡报效村为当地群众义诊

  04  

  周妙

  用心用情,跨越千里深扎苗乡  

  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周妙主治中医师踏上援黔征途。

  初到台江时,周妙为使急诊科有更大提升,帮助科室开展气管插管技术,加强一医两护急救技术培训演练。系列举措使急诊科增强了主动服务的能力,半年后医院加入黔东南州120急救网络体系,急救服务水平取得跨越式进步。  

  周妙在急诊科开展急救知识课程培训

  期间,她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师带徒”结对、科室“小讲堂”等形式,开展抢救药品应用、医疗质量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除颤仪使用、呼吸机使用、中医急救技能应用、急危重症抢救技术等专题培训学习,提升医护急救技能。在她的带教下,该院急诊科在县级医疗基础大练兵比试中获得医生组专项第一、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周妙与弟子叶大昌、陈永正、李星星合影

  同时,周妙常带领科室开展院内、院外急救场景模拟演练,通过观摩和实操促进团队协作,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

  工作之余,周妙带领急诊科定期深入社区、单位、学校、村寨开展心肺复苏技术、海姆立克法等急救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普及公众急救技能。她还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乡村医生适宜技术规范化操作,掌握急救技术,提升村医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群众义诊  

  为村医培训急救知识

  05  

  霍志浩:

  践行初心使命,冲锋急救一线  

  我院急诊科霍志浩主管护师自2023年2月起赴台中医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驻点帮扶工作,期间担任急诊科执行护士长。

  他深化“师带徒”人才培养,对跟师人员进行层级护士规范化培训,使之掌握常见病的规范诊治及抢救技能,筑牢科室护士理论基础。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及质量改进,规范出诊转运环节,简化患者就诊流程,规范护理教学查房,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帮助形成规律的业务学习机制,开展业务学习讲座20余次,为急诊护理建立起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及运行体系。  

  

  指导急诊科开展急救演练

  在霍志浩的参与指导下,台中医顺利接入黔东南州120急救网络体系。从带领出诊到现场带教指导,再到完全放手,他倾注心血,推动急诊科团队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并最终出色胜任120独立出诊任务。  

  医院120急救第一次出车

  为了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霍志浩常跟随医疗团队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和急救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达500余人次。  

  到台江三幼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到老屯乡开展急救培训

  06  

  刘俊卿:

  倾心倾力,为台中医护理注入新动能  

  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带着医院的嘱托和期望,2023年2月,我院内科刘俊卿主管护师以满腔热情来到台中医开展为期半年的驻点帮扶,并担任护理部执行主任兼内二科执行护士长职务。  

  护士长合影

  刘俊卿从细微入手,完善糖尿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相关工作制度与工作指引;优化制定工作岗位职责评价标准,开展标准化护理工作。同时,推动医院“糖友之家”每周讲堂向每日讲堂转变,不断提高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管理水平。在宣教期间,刘俊卿还结合本土群众身体、生活、饮食、语言等特性,指导拍摄了“普通话+苗语”双语的6个宣教视频,使得健康知识宣教更通俗易懂,获得广大群众好评。  

  刘俊卿正在为糖尿病足患者换药

  在其参与指导下,该院首次开展个案护理、护理会诊、全院分享形式的护理病例讨论等,开展全院护士培训授课5次,科室小讲课17次,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及专科服务能力,为持续改进护理教育质量打好基础。此外,她还以县级护理操作竞赛为契机,精进护理团队技能。落实“师带徒”一对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细心指导,帮助护理团队及各个人收获较好成绩,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护理培训教学体系,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  

  

  开展科室教学  

  真抓实干出成效

  对口帮扶显担当

  他们用真心真情

  推动台中医优质医疗服务提升

  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奉献赤诚之心,注入新动能!

  来源:台江县民族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