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⑧ | 十四载急诊逐光,他用专业与温情托举生的希望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11:15

  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有这样一位男护士,他深耕急危重症临床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14年,身兼BLS(基础生命支持)、ACLS(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导师,熟练掌握PHTLS(院前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在抢救应急流程、危重病护理及抢救仪器操作等方面表现卓越,是公认的急救护理技术能手。  

  专业与温情并重,EICU里的生命守护者

  在EICU的工作日常中,霍志浩用专业与温情书写对生命的敬畏。今年4月,一名因胆囊炎住院的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转入EICU时已历经过心肺复苏。当晚10点,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患者心室颤动!霍志浩迅速反应,熟练配合医生进行电击除颤,精准推注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光紧锁监护仪上的波动曲线。当患者心律暂时恢复,他又立刻投入到血管活性药物的精细化调控、高频次生命体征记录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中。在霍志浩看来,EICU护士需同时承担“监测者”“执行者”和“守护者”的多重角色,既要在抢救时与医生默契配合完成气管插管等操作,又要在患者病情平稳期密切观察瞳孔、肢体反应等细微变化。

  除了精湛的护理技术,霍志浩更注重人文关怀。EICU大多数的患者都无法言语,监测仪成为他们表达身体状况的“嘴巴”,但霍志浩深知,有时候温度比数字更重要。曾有一位苏醒的大爷一直盯着他看,凑近了才听清老人喃喃道:“你这衣服……真板正,和我儿子一样高。”见状,霍志浩抽出纸巾轻拭老人唇角的涎水,立即用工作手机联系老人的儿子,让老人能听到孩子的声音。电话接通后,老人的眼角泛起泪水,虽无法言语,但这份信任与感激早已不言而喻。霍志浩的工衣口袋里,既装着关乎生死的抢救设备和记录单,也装着给予患者希望的人文关怀。  

霍志浩与同事为患者送上新年祝福霍志浩与同事为患者送上新年祝福

  倾力技术帮扶,提升基层急救水平

  自2023年2月起,为响应东西部协作帮扶号召,霍志浩奔赴台江县民族中医院开展为期六个月的驻点技术帮扶,担任急诊科执行护士长。在此期间,他以“授人以渔”为目标,全面深化“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系统传授常见病规范诊疗与抢救技能,夯实科室护理团队的理论根基。  

  在科室管理与质量改进方面,霍志浩同样不遗余力。他规范出诊转运流程,简化患者就诊环节,优化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并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的业务学习机制。帮扶期间,他累计开展业务学习讲座20余次,为该院急诊科构建起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转体系。

  在帮扶团队的支持下,在霍志浩的深度参与和悉心指导下,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顺利接入黔东南州120急救网络体系。从首次出诊时的全程示范,到现场带教指导,再到逐步放手让团队独立执行任务,霍志浩倾囊相授,助力急诊科团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如今,该院急诊科团队已能出色完成120出诊任务。  

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急诊科第一次出车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急诊科第一次出车

  此外,霍志浩还发现,由于黔东南州地形及自建房楼梯复杂,传统轮椅搬运费力、市场辅助设备价高且功能不足,于是,他潜心研发出集爬梯辅助与轮椅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该设备轻便灵活、硬度高,履带可按需增宽,完美适应山地环境。这项发明攻克了搬运难题,兼具实用与经济性,不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在第十二届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及院内专利赛中获奖,为基层医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专利设计轮椅专利设计轮椅

  在生死一线坚守十余年,霍志浩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忱。他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抢救设备,用专业的双手托住生命的重量,更以温暖的真心为患者及其家属点亮希望。正如他所说,“只要我们在,希望就在。我们的工衣口袋里,装着肾上腺素和抢救记录单,也装着给患者折的千纸鹤、画的笑脸,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都是我们写给生命的情书。而每一个被我们托住的心跳,都是这世上最美的回应。

  来源: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