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广东省第七届护理科学艺术大会暨第四届“南粤好护士”表彰/“名医护士工作室”授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在此次活动中,我院作为省内首批试点免陪照护病房的医院,成功加入了全省新成立的“免陪照护医院联盟”;骨伤科康复护理门诊成功获评为广东省“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针灸科二科护士长谢冬群荣获“南粤中医好护士”称号;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兼发热门诊护士长黄清华荣获“南粤院感管理好护士提名奖”,满载而归。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的核心力量,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中心护理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创新实力,成功入选第四届广东省“骨伤康复护理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
骨伤科康复护理门诊自2008年开设以来,虽然诊室面积仅16.2㎡,却配备了不少专业康复设备,由13名覆盖创伤、脊柱、中医正骨等10大专科领域的护理专家轮值坐诊。团队聚焦骨折功能康复、伤口护理、脊柱侧弯筛查等核心业务,融合中医适宜技术与辨证施膳,为患者提供健康全周期的康复管理。
团队不仅深耕临床,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近5年来,作为省市13个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骨伤科护理团队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贴近临床的实用型专科人才,共培养了超百名专科护士学员;开展了300余场次的基层义诊,惠及2万余人,将骨科康复知识与中医养生理念送入千家万户。
在科研与标准化建设领域,团队也备受认可,获批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试点项目1项、省级团体标准2项;拥有4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陶土罐”获“械”字号认证;主编4部专业著作,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小夹板固定术”“牛角罐疗法”等技术入选国家级推广项目,并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国智慧医院应用案例交流大会等赛事中屡获国家级荣誉,技术影响力辐射全国。
此次获授工作室,是对骨伤康复护理团队临床实力、科研创新与社会贡献的全面肯定。未来,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与匠心,为骨伤康复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1991年踏入护理行业至今,谢冬群深耕临床一线三十余载,以“传承中医护理精髓,守护患者健康”为使命,在护理、教学与科研领域屡创佳绩,担任多项中医护理相关重要职务。
她深知中医护理的独特价值,始终保持高度的专业热忱。临床中,面对复杂病症,她凭借扎实的中西医护理功底,组织中医护理查房与疑难病例讨论,将广东省名中医老锦雄教授“培元养心”理论融入专科护理,创立“温散寒湿、痹痛无忧”特色品牌,为患者提供精准护理方案。
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谢冬群不仅持续精进个人业务,更带领团队开拓创新。她推动开设针灸科“特色治疗室”,2018年牵头成立佛山市首家“经络刮痧护理门诊”,让中医护理技术惠及更多患者;主导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编写辨证食疗方与功能锻炼指南,定期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将 “子午流注”等理论转化为大众可及的健康指导。在她的引领下,科室原有的23项中医护理技术不断拓展创新,率先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班,全面提升团队中医护理水平。
科研路上,她同样成绩斐然。担任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临床带教导师,制定系统教学计划,培养众多中医护理骨干;参与编写2部省级中医护理专著,发表3篇论文;获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团队研发的“逐经督脉灸”“改良式艾灸吊篮”“智能艾灸器”等创新技术多次荣获省级奖项,“智能艾灸器”更入围全国青年创新大赛,科研成果在行业内产生广泛影响。
“院感无小事,责任重于山”,黄清华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核心骨干,始终以“零感染、零事故”为目标,筑牢感染防控“防火墙”,构建一套科学化、精细化的感染防控体系,利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升手卫生合格率至98%,近三年实现患者零交叉感染率;主导完成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改造,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团队累计接诊患者2万余人次,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漏诊”。
面对登革热、流感等传染病,黄清华始终坚守一线,冲锋在前。2024年登革热疫情防控期间,连夜搭建隔离病房,落实“登革热检测-治疗-随访”全流程防控方案,实现医患零感染。
在管理上,她将感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日巡查、周点评、月分析”督导机制;积极排查院感风险,对重点环节进行动态评估,近三年累计排查隐患127项,并通过短视频普及防控知识。
十余载坚守,黄清华以专业和担当筑牢院感防线,用行动诠释了“安全卫士”的使命担当。
此次载誉而归,再次彰显了医院的护理软实力,接下来,我院护理团队必将继续秉持南丁格尔精神,为守护大众健康、推动护理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佛中医护理”这张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宣传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