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郁南县中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微创手术、超声引导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等创新技术,填补当地空白;协助雷州市中医院顺利通过“公立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从“输血”到“造血”,佛山市中医院通过“组团式”紧密型帮扶该两家中医医院,为县域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帮扶成效突出。近日,省卫健委通报2023年度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评价等次,我院也因此获评支援中医医院优秀等次,并荣获“进步奖”称号。
自2022年起,我院与郁南县中医院、雷州市中医院续签协议,进一步建立起“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并先后派出63名中级职称医师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协助该两家医院在医疗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中,郁南县中医院帮扶团队以新技术、新项目为抓手,推动该院技术能力实现“量质双升”,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据统计,2022-2024年,累计指导手术1100余例,教学查房750余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700余次,实施远程影像会诊100多例次,推广新技术45项,院外转诊率下降22%,初步实现“大病不出县”。
今年3月,在我院大外科主任徐战平的实地指导下,该院开展首例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再次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在我院泌尿外科赵朋朋、韦巍等医疗队员的接力帮扶下,县域首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首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等技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该院泌尿外科诊疗水平跻身区域前列。
我院泌尿科团队指导开展首例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肛肠科主任廖信芳也曾到该院指导开展首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该科刘轩良作为其中一批医疗队的队员,也给郁南县中医院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突破。而据我院新一批医疗帮扶队队长贺友介绍,目前外科开展新技术20余项,填补多项县域技术空白,全年开展手术500余例,复杂病例占比提升至35%,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腔手术中占比达80%,外科医疗技术达到县域领先水平。
我院肛肠科团队指导开展首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此外,我院皮肤科张芸、钟敏华支援后推动郁南县中医院皮肤科从无到有,新建过敏原检测、皮肤活检等9项技术,诊疗路径进一步规范,成为县域标杆科室;麻醉科黄志伟为当地引入小儿喉罩麻醉技术,破解儿童手术麻醉难题;影像科依托我院影像平台,完成远程阅片及诊断指导215例次,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让基层患者能够“足不出县”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帮扶团队还坚持鱼渔兼授,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以锻造本土梯队,如实施师带徒机制,要求每名帮扶专家定向培养1-3名骨干,培养本土骨干医生20名、护理骨干15名,带教成果获市级表彰2项,初步形成“老中青”衔接、专科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
帮扶团队进行教学讲课
值得一提的是,郁南县中医院也在本次“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并荣获“进步奖”。
而雷州市中医院2023年则站在了“公立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的关键节点,我院派出多学科组成的帮扶团队,包括脑病科刘亚丽、胸外科路艳星、骨十三科古柱亮、内分泌糖尿病科梁佩玲、麻醉一科杜杰强及老年医学科陈茹,帮扶队员到位后按照职责分工深入各科室调研,梳理问题,全面掌握当地医疗发展实际情况,参照医院先进管理理念及经验,指导该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帮扶队员进行医疗查房
同时,积极推动医院开展新技术,包括中风中医三早技术、筋膜学针刺疗法、火龙罐疗法、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耳穴压豆治疗失眠、天灸在中医妇科的应用等,这些技术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也满足了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帮扶团队也按照全省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部署,积极协助该院推进信息化建设。
帮扶团队开展社区义诊活动
资料图:黄珍主治中医师开展火龙罐疗法
通过制度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帮扶模式下,雷州市中医院医疗技术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重点帮扶的脑病科、康复科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诊疗体系,并且跃升为该院的龙头科室。2023年5月,该院也顺利通过了二甲复评。
对此,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强专科、育人才、优管理”为核心,以“造血”赋能发展,推动县域帮扶医院从“达标”向“优质”跨越,为健康广东建设贡献更多可复制的佛中医帮扶经验。
宣传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