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5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佛山召开。作为一座中医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一直非常注重中医药传承发展。接下来,佛山要如何推进中医药在创新中薪火相传,守护百姓健康,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10月9日,我院党委书记张斌受佛山日报【理论周刊】“圆桌论坛”栏目的邀请,撰文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我院党委书记张斌
当前,广东已进入统筹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三大任务”落实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答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问,展现佛山担当,需要我们练就真功夫,施展新作为。
2022年11月,佛山成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
扎稳根基,做好中医精髓的挖掘与传承。中医有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佛山中医药人首先要练就文化自信的“正气”。佛山历代名医辈出,李氏伤科正骨技艺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佛山伤科正骨成为广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在传承发展中不断优化体验,造福百姓。佛山近年各级名中医不断涌现,我们建议增强文化自信,深挖全市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症经验,系统整理,总结名方,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精髓的传承得以丰富和延续。此外,提升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佛山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居,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无痛正骨复位治疗
精准出招,做好人才引育功夫。以佛山市中医院为例,近年先后通过“三六一一”医学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引进国医大师、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等,为杏林人才引育做了积极铺垫。但人才成长需要周期,市内高层次科研人才仍相对欠缺,建议加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的合作,创新培养模式,不断加强人才发展各阶段的教育和培训,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双向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或青年人才,激发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转化创新研究团队,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库。
2022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
筑巢引凤,打造中医药高端科研平台。建议建立佛山中医药研究院及其医学转化中心,统筹各方资源,更好地传承佛山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可使产学研通过深度合作促进医学成果转化。包括选择市内优势专科或病种,按照产品注册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真实世界研究,搭建中医药研究转化数据库,进一步阐明中医药诊疗作用机制,加速中药新药转化,使佛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工作迈上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的新台阶。
顺势发力,推动中医药“走出去”。要从“岭南成药之乡”向“中医药强市”迈进,我们除了要有专业实力的底气,开拓创新的锐气,还要有走向世界的志气。今年首届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评选结果公布,佛山入围品种数量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佛山历来中医中药久负盛名,医疗机构更有上百种制剂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广受群众欢迎。乘着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势,推动本土制剂“走出去”恰逢其时,建议加快实现粤港澳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的资源共享,惠及更多群众的同时,拓展佛山中医药影响力和辐射力。
我院伤科黄水获评“岭南名方”孵育品种,骨补丸、陈渭良伤科油获评入围品种。
来源:佛山日报
摄影:冯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