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肠道健康日,当天上午9点,我院肛肠科将举办义诊活动为大家送上健康“大礼”。
时间:5月29日(周三)上午9:00-11:00
地点:6号楼前广场(佛山市禅城区亲仁路6号)
专家:廖信芳主任医师、林友彬主任中医师、熊洁副主任护师、史晓思主管护师等
义诊内容:①提供健康咨询(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胃肠道肿瘤、肠造口等相关疾病);②免费测量血压;③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关注肠道健康从“提肛”开始
提肛运动对于预防痔疮复发,及肛肠术后(肛周脓肿、肛瘘、肛裂以及痔疮)恢复有良好功效,它不仅可以锻炼肛门肌肉,促进其血液循环,还可以控制排便。
而提肛运动、臀桥及腹式呼吸都是盆底肌锻炼的重要运动,而多做这些锻炼,对肛肠健康也很有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盆底肌在哪里,有何作用?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即盆底肌肉。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通过盆底肌锻炼可以促进肛门直肠肌肉周围的血液循环,术后也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排尿排便的作用。而对于女性来说,盆底肌更是一生都要关注及锻炼的肌肉。
不过,医生也提醒,虽然盆底肌锻炼有大大的好处,但不应操之过急,过度锻炼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过于频繁地进行提肛运动反而会使肛门直肠肌肉更加紧绷,从而影响伤口恢复及排便。因此,所有的锻炼应要讲究频率,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才能增加其效果。
来源: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