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发病率明显升高
除了老年群体
它在青壮年和儿童群体的发病率
也明显增高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由此可见,保持排便畅通的重要性
今天,我院肛肠科主任廖信芳
来教大家如何通过
食疗、穴位按摩等方式来缓解便秘
同时告诉大家哪个姿势更能加速排便
NO.1
哪种情况算是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基于症状的疾病,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僵硬、排便不尽感等。
存在以下6条症状中的任意2条,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便秘。
至少25%的排便需要用力排出;
至少25%的排便是干硬粪便;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
至少25%的排便需要用手协助(如手助排便或盆底支撑);
每周排便少于3次。
廖信芳提醒大家注意:任何的便秘都需要完善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等。
当然,也有不少是器质性病变后造成的排便问题▼
据廖信芳介绍,68岁的吴伯近半年来出现排便困难,每次大便时长达1小时,有时需要开塞露辅助通便,偶尔还需要用手抠粪便,在外院做了肠镜检查,显示降结肠息肉并已切除。经排粪造影检查显示存在盆底痉挛综合征。
经该科综合评估后考虑阿伯为出口梗阻性便秘,在中医药疗法的基础上开展了盆底生物反馈治疗,锻炼盆底肌肉力量。不久后,阿伯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可自行排便。
NO.2
便秘的原因与危害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3%-17.6%,约有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22%。便秘虽然不是大病,但可能增加人群冠心病、脑卒中、肿瘤或肠道其他疾病的风险,更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据廖信芳介绍,便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除上面所讲的器质性病变外,工作或生活压力大;饮水量不足、进食不规律、纤维摄入不足;缺乏体育锻炼;不良排便习惯;老年性肠蠕动功能减退等均会引起便秘。
那么,长期便秘有什么危害呢?
便秘如长期不治疗,可能引起肛肠疾患,如肛裂、混合痔等。
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很多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等,也会导致肥胖;这些毒素长期存在,还可能引起面部皮肤病,如痤疮等。
长期的便秘还可能导致患者思想压力大,久而久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NO.3
如何改善便秘症状
廖信芳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饮水,保证一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以上;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此外,也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首先,要戒掉已有的不良习惯,如人为抑制便意、排便时玩手机导致排便时间过长、过度用力排便等。其次,尽量选择在早上排便,由于晨起后结肠产生集团运动,可将粪便推入直肠引起便意(称为起立反射),所以晨起后排便一次最好。
坚持运动,经常深呼吸,增强腹肌的力量,也有利于粪便排出。
而在药物疗法方面,可选择口服莫沙比利等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或口服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麻仁软胶囊等润肠通便治疗,也包括一些外用药物,如开塞露等。近年来流行的生物反馈治疗也能很好地锻炼盆底肌肉,协助排便过程。
另外,针刺天枢、大肠腧、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以及取耳朵上的便秘点,直肠下段、大肠等对应点进行耳穴贴压,也有助通便。
居家锻炼推荐
01
穴位按摩
取仰卧位或者站位,双手放于距离肚脐中线约两横指处(即天枢穴),顺时针方向按摩,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02
腹部按摩
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20-30分钟。
03
鼓腹运动
吸气,鼓起腹部;呼气,缩紧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为1:3,反复做10分钟。
04
提肛运动
即肛门收缩运动。吸气,夹紧肛门;呼气,放松肛门。
温馨提示
选择一个正确的姿势更利于排便:
廖信芳表示,人在一般坐姿中,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从理论上讲,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
因此一般来说,蹲厕更利于排便,如果是使用坐厕的,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保持一定的排便角度,助力排便。
高雨婧绘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温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