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是第十八个世界肠道健康日
主题为“‘肠”期健康,防控‘常”在
在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生活节奏普遍加快
饮食选择更多样的当下
越来越多人出现了肠道问题
有研究表明,肠道是除了大脑之外
感受最敏感细腻的人体器官
堪称第二大脑
它每天承担着营养吸收和代谢废物的重任
也是我们的免疫器官
对抗着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甚至能影响我们的心情
今天,我院肛肠科主任廖信芳教你
从“肠”计“益”,守护肠道健康
它们竟是肠道疾病的先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因暴饮暴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饮食不卫生而出现便秘、腹泻等常见的肠道问题。而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也会导致肠道活力降低、肠道菌群失调,致使病菌繁殖与生长,进而损伤粘膜,引起腹痛腹泻等。
这些看起来影响不大的肠道问题,很可能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长期便秘和腹泻,或对肠道产生反复炎症刺激,进一步导致肠炎、肠息肉、肠道腺瘤等肠道疾病,甚至带来肠癌的风险。
廖信芳表示,当大便的次数、性状及颜色改变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正常的大便是一天1-2次或者1-2天一次,为黄色的软便。
若大便次数增多,一天3次或者以上,大便带粘液、稀烂,持续时间比较长,则常常提示肠道可能有炎症,常见的包括结肠炎、结肠息肉以及克罗恩病等。
若大便次数为3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常常提示便秘。
若大便呈暗红色或者黏液脓血便,伴有消瘦等症状,常常提示结直肠肿瘤可能。
另外,长期的腹痛、腹胀、食欲下降、嗳气、屁多等都提示肠道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据廖信芳介绍,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若有上述症状或者腹部不适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尤其是家族里面有肠道肿瘤病史的,行防癌筛查可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目前,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方式包括直肠指检、粪便潜血检测、血液和粪便基因检测、肠镜。
结直肠癌相关案例链接
【警惕】这类中老年人高发的癌症,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
【警惕】大便带血、腹部隐痛......中老年人需特别留意这个高发癌
一旦发现恶性肿瘤应积极治疗。廖信芳表示,一般治疗方式包括内镜切除、外科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术后还要保持定期复查。
肠道保健的小贴士
廖信芳表示,肠道疾病与我们的膳食结构息息相关,想要保护肠道检查,要坚持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及粗粮,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健康。
每天应保持足够的水分,一天至少要饮2000毫升水,保持机体和肠道足够的水分。
此外,还要保证规律的作息,最好是在晚上11点前入睡,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研究发现,最好的排便时间应在清晨或者睡前。同时,还应坚持积极体育锻炼,因肥胖是肠癌的高危因素,经常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肠癌风险。
最后,一起跟着视频
来学习肠道保健操吧~
来源: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