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通淋化石,中医治疗尿石症,“见招拆招”有讲究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3年11月02日 08:44

  突发剧烈腰痛,伴有恶心呕吐,还有血尿和伴有膀胱刺激症状……你若也曾有过类似的症状,需怀疑是否得了泌尿系统结石今天就由该科林富祥主治医师,为大家科普一下尿石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调理之道↓↓↓

  

  尿石症

  顾名思义,就是结石在泌尿道中形成并积累,常导致泌尿道阻塞和感染。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血尿和腰部绞痛。岭南地区暑热气候为主,尿石症是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尿石症属于“淋证”的范畴,其病因主要归于湿热蕴结、气血不畅。也就是说,尿石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郁结化热,导致泌尿道受阻,同时气血不畅也会加剧这一过程。

  针对这一病因,中医采取了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病症的不同,将其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等不同中医病型。其中,热淋是由于体内湿热过重,泌尿道受热所引起,表现发热和尿道灼热;血淋则是湿热损伤血络,导致尿血;石淋则是结石在泌尿道中形成并积累,常有患者自行排出结石;气淋则是由于气血不畅,气机郁结所致。而这4种病型,有时也会共同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需要有经验的专家通过望闻问切并结合临床症状仔细辨证。

  不同病型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主要是清热利湿,通过中药汤剂和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的湿热;

  血淋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以凉血止血;

  石淋主要是通过中药汤剂和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出结石;

  气淋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以行气活血的方法,以畅通气机。

  特别提醒

  通常中医治疗的石淋大小在6mm以内,如果结石大于6mm,需要体外碎石或者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不能一味依赖中医中药治疗,具体情况需要泌尿外科专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中医药调理方法

  采用的中药包括:鸡内金、金钱草、石韦、车前子、玉米须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开具不同的药方。一般来说,这些药方都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石、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利尿通淋颗粒”和“通淋尿石消颗粒”是治疗尿石症的良药,深受广大市民朋友的认可。除了口服中药汤剂外,还可以配合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以增强治疗效果。  

  

  饮食调理方法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和含钙量高的食品,如菠菜、豆类等。同时,应增加饮水量,以帮助排出尿液,减少结石的形成。此外,中医还建议患者在饮食中加入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材,如车前草、金钱草等。 

  林富祥还提醒患者,一是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加重和延误病情。其次,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的结石,临床发现有部分患者的结石是不痛的,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导致肾功能衰竭了。最后,要保持多喝水、规律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供稿: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