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种神奇的药丸——迷迷眠眠丹,哪吒为助敖丙重塑肉身,在参加玉虚宫仙人考核时,为了防止其暴露魔性,师傅太乙让他吃下此丹,让他迅速入睡,再由敖丙控制身体。然而,哪吒不恰当使用过后,发现它在关键时刻就不再管用了,原来,迷迷眠眠丹出现了“抗药性”(又称“耐性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药物如果不恰当使用,也会出现耐药性,导致药效明显下降,其中,抗生素的耐药性更让治疗变得棘手。本期【药师在线】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帮助人体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通过杀死体内细菌发挥作用。常用的青霉素、头孢XX、阿奇霉素等都属于抗生素,常用于链球菌性咽炎、肺炎、尿路感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老百姓常常把这些药物称为“消炎药”,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抗生素≠消炎药
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局部表现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起炎症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外伤、过敏反应等。抗生素只对特定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有效,而对病毒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症是无效的。例如,流感、过敏反应、痛风性关节炎等引起的炎症反应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当然,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证据,那么抗生素治疗就是必要的。抗生素并不等同于消炎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明确这一点。
什么是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是指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细菌等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完全无效。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不再有效,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细菌耐药机制有哪些
细菌耐药的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抗生素耐药性有多可怕
抗生素耐药性让治疗感染变得棘手,往往需要使用更高剂量或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这不仅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病情恶化,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死亡率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细菌对任何抗生素都无效,从而产生“超级细菌”。这些“超级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使得抗生素耐药性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场战争。
如何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01.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并不是治疗炎症的“万金油”。例如,感冒引起的喉咙发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此时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只有在存在细菌感染的证据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抗生素都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判断病情后开具,患者切勿盲目服用。
02.不随意选择抗生素
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感染部位和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忌自行选择抗生素,以免造成耐药性的产生。
03.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抗生素需要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发挥抗菌活性。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是不可取的。剂量过大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可能引发毒副作用;剂量过少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低剂量暴露还容易诱导耐药。
04.不要任意停药
即使病情有所好转,患者也不应随意停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完成整个治疗疗程,以确保体内的细菌被彻底清除,避免残余细菌“死灰复燃”,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抗生素是击破感染性疾病的“灵丹妙药”,但它们并不是万能的。正如电影中“迷迷眠眠丹”不能滥用一样,我们也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珍惜这些药物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细菌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者:吴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