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天正好处于秋季的中间
有“平分秋色”之意
昼夜同长,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
秋分的到来说明已进入深秋
相比初秋时仍然炎热的天气
秋分之后气温将逐渐降低
阴气渐盛,同时降水量减少,天气干燥
如何养生?先来看看
佛山市中医院与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联合制作的《节气廿四味》
秋分养生之道
秋分的特点是昼夜同长,养生也应当遵守“阴阳平衡”的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分之后阴气增、阳气减,应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以贮存阳气:早起顺应阳气的舒长,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其次在秋主“收”的原则上,应当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
而在饮食养生上,湿气褪去,燥气主令,燥邪伤肺,因此秋分时节应当注重收心火、益肺气、润秋燥。“秋燥”易出现口干、唇焦、鼻燥等症状,宜选用滋养、润燥的补品。配膳可选用养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如党参、麦冬、燕窝、百合、银耳、白扁豆、南瓜、黑芝麻、核桃、蜂蜜、香蕉、梨、柿子、菠萝等。此外,海底椰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也很适合秋季当为汤料煲汤食用,具有滋阴润肺、除燥清热、润肺止咳等食疗功效。
秋分养生茶推荐
秋分节气给大家推荐的养生茶——“参合饮”,其由北沙参、百合、莲子、甘草共4味药材组成,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的作用。
下面,一起来了解各药的功效吧!
北沙参
味甘、微苦,性微寒。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本草备要》中记载:“补阴,泻肺火。甘苦微寒,味淡体轻。专补肺气,清肺养旺,兼益脾肾,脾为肺母,肾为肺子。久嗽肺痿,金受火克者宜之,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肺热者用之,以代人参”,说明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健脾的功效。
百合
味甘、微苦,性微寒。用于肺燥或阴虚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本草经疏》中关于百合的功效记载——主邪气腹胀,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莲子
味甘、涩,性平。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本草纲目》有言:“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而《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莲子的描述为: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说明莲子具有滋养补虚、养心安神的功效。莲子被客家誉为神仙之食,又被医家尊称为“脾之果”,是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可做成糖水、汤水和糕点。
甘草
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全方功效主要为滋阴安神,对应秋分气节注重养阴宁心,适合肺阴虚干咳、没有食欲、肠胃不好、烦躁失眠的人群。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比较适合大部分的群体。
记得,记得,记得
派发养生茶的老地方在1号楼门诊大堂
药科党支部设点“党员先锋岗”
逢周一、周三上午派发节气养生茶
我们与您不见不散
下期寒露节气,我们再见
撰稿:赖洁莹
版权所有,未获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