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深圳一名4岁女孩高烧不退
父母用酒精反复擦身后
出现昏迷和意识障碍
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
事件登上新闻热搜
引发广泛关注
▼
(来源:网络截图)
错误的退热方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实,父母学会正确用药和护理知识
就可以避免很多类似的悲剧发生
今天,佛中医药剂科吴苑琳主管药师
来给大家科普一些儿童退热的用药知识
宝爸宝妈们一起来学习下
问
Q1:宝宝体温超过多少度属于发热?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临床中把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问
Q2:发热会烧坏脑子吗?
我们常常听到老一辈说“小心烧坏脑子”,其实发热并不会烧坏脑子。当细菌、病毒进入大脑可能会引起头痛、呕吐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一旦延误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需注意的是,导致严重后果的“凶手”并不是发热,而是那些进入大脑导致颅内感染的细菌、病毒。
虽然发热会使人感觉不适,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当体温适当升高时,发热可减缓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并增强免疫功能。
问
Q3:在家可以怎么护理宝宝?
恰当的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在家可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但是决不允许使用酒精擦身,酒精挥发后会通过肺泡膜吸收,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另外,适当减少宝宝穿着的衣物也有利于散热,用被子捂汗的方法则是不可取的。
问
Q4:什么时情况下可以喂宝宝退热药呢?
一般来说,≥2月龄宝宝、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退热药。
问
Q5:宝宝能用什么退热药呢?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临床指南推荐用于儿童发热对症处理的药物。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安乃静、氨基比林用于儿童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诺芬的使用指南参见下表:
对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 |
|
适用年龄 |
2月龄及以上 |
6月龄及以上 |
单次剂量 |
10-15mg/kg |
5-10mg/kg |
每次最大剂量 |
600mg或15mg/(kg·次) |
400mg或10mg/(kg·次) |
每日最大剂量 |
2.0g或75mg/(kg·d) |
2.4g或40mg/(kg·d) |
给药间隔 |
两次服药之间至少间隔4h以上,24h不超过4次 |
两次服药之间至少间隔6-8h,24h不超过4次 |
代表药物 |
泰诺林 |
美林 |
另外,吴苑琳提醒宝爸宝妈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温馨提醒
一、在使用口服退热药前家长应先核对药品包装信息,根据公斤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
二、混悬剂使用前先摇匀,用药品自带的量具量取药品,开封后保质期为3个月。
三、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
四、不推荐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儿童常用复方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伪麻滴剂和氨麻美敏混悬液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五、如果宝宝在家使用退热药物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或者症状加重,就需要及早就医。
作者:吴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