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是地板长水珠、衣服晾不干;在内,则是春困人懒、大便溏粘……加上此时更是甲型流感高发期,怎么做好养生保健?本期【药师在线】我院制剂中心刘少文副主任中药师来教大家煲疏肝健脾茶,从根本上改善“潮”体质。
据刘少文介绍,春季养生要注重养肝气。肝在五行中属木,木性生发而喜条达,禀春天的少阳之气。中医认为,肝木和脾土是相关联的“一对”,此时养生的重点是既要疏肝,也要健脾。
若肝木疏泄失常,则气机郁滞,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平时可表现为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脘腹胀痛、泄泻便溏、男子排精不畅、女子月经失调等。
肝郁脾虚的调理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为主,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方剂。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在中医辨证基础上选用中药代茶饮,代茶煎煮或以开水冲泡后像茶一样饮用,不仅味道好,也十分便于在居家、办公等场所饮用。
推荐:中药茶饮,调理肝脾
此款茶中,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肝胃气痛、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等。
合欢花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解郁、养颜、安神助眠、活血消肿的功效,多用于虚烦不眠、抑郁不欢、健忘多梦等症。
佛手又叫佛手柑、五指香橼等,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久咳痰多等。
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味甘,性平,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的功效。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理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可用于肝气郁滞诸症,也用于食积腹痛。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明目的作用。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等。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气滞及湿痰、寒痰咳嗽等症。因枸杞子药性滋腻、菊花微寒,故加入陈皮以理气健脾。
日常生活调养贴士
除了以上方法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护。刘少文提醒市民做好以下几点:
01/规律作息,调畅情志
避免过度劳累,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免肝气疏泄不利而使气机郁滞。
可多培养兴趣爱好,如看书、听音乐、绘画等。
02/规律饮食,均衡营养
适量食用味辛甘的食物,以帮助升发、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
避免食用大辛大热的食物,以免阳气升发太过而导致上火。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如柑橘、柠檬等,多吃不利于阳气升发,易使气机郁结,化生病变。
03/适当运动,梳头按摩
可慢跑或做扩胸运动,以使气机疏散、气血调和。
头为诸阳之会,可通过梳头刺激头皮,帮助阳气的升发。每天早、中、晚各梳头1次,每次5-10分钟,可以消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