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力量”“佛山速度”等字眼
见诸报端
也成为了每位市民的骄傲
在这背后,“天使白”的努力让人感动
佛山市中医院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
闻令而动!义无反顾!
4月6日以来,我院共派出17批医务人员
共2675人次外出支援佛山核酸采样
涉及南庄、张槎、祖庙等疫情中心
累计采样近百万人次
……
关键时刻主动“顶上去”
凝聚起战疫的磅礴合力
护航市民健康、坚守医院防线
彰显了大爱佛中医的精神与担当
“我能行!”
护理团队连番作战冲锋一线
“护理团队是外出核酸采样的主力军,面对这场防疫‘大考’,全院500多名护士轮番上阵,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经历了连日作战,4月21日,护理部副主任李淑芳盘点着近期佛山抗疫的相关数据资料,面带疲倦而又欣慰地表示,“我院外派采样人数、采样样本数均居全市前列,而我们支援的社区点也是相对较为边远、分散、条件艰苦的,极大地考验了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队员的坚强意志力。”
我院外出核酸采样队员
由于任务紧急,4月6日以来,作为主要统筹者,她与冯周莲、黄素珍、罗文、周建仪等5名片区护长几乎是绑在群消息上,凌晨前从未合眼。李淑芳表示,有的检测时段安排在早上,凌晨6点就需要在医院集结,而他们可能凌晨后才接到准确的调派任务,连夜做好前期准备,匆匆眯一会儿便又要回院送行,中午或晚上又要接应队员回院做核酸采样,等候结果后才能安心回家。
冯周莲护长(左)检查采样队员着装
近期6次带队的大外科片区护士长梁立雪是本轮疫情外出采样的最高纪录保持者,经历过2020年支援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以及东莞、中山等地多轮社区外采的考验,42岁的她俨然“沙场老将”,“人员调度、分组搭配、物资准备、返回后检测……除了在采样点的工作,前后需要统筹协作的事务还有很多,有时还会亲自上场采样。”
出发前,梁立雪(中)与其他护长沟通队员分组情况
而与他们一样连轴转的还有大批护理人员,在疫情防控下,院内医疗工作同样需要运作。为避免高负荷工作,院内多次强调人员的轮转,不少年龄超45岁的护理人员均挺身而出,“‘大白’带‘小白’,在院感防护上我们做得好些,就能更好地保障整个团队,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我们都会上。”听到护理人员这样的话,李淑芳既心疼又欣慰,“佛中医护理人总是很给力的,政治站位高,在大事面前从不讲条件,只是一句‘我能行’,无怨无悔地担负起白衣天使的职责。”
“令人感动的是,不论出发时间多早,回来时间多晚,每一次院领导都会赶回医院送行、接队,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叮嘱大家注意防护,令队员们士气大增。”
院领导为队员送行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仍有超过100多名医务人员到上海、香港、广州、机场、健康驿站等地进行支援,坚守抗疫一线。
“我可以!”
400多名医药技人员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4月13日晚上10点,禅城区朝东采样点一名“大白”在结束采样后脱下防护服,湿透的洗手衣与灰白的头发尤其引人注目,而他正是佛山市中医院时任骨综合科主任谢学文。作为一名资历深厚的科主任,今年52岁的他首次参与医院外出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其率先垂范令同行队员们备受鼓舞。
谢学文主任外出采样
“其实从2020年开始,我就多次报名参与到抗疫中去,这一次终于能尽一份力,我感到很是骄傲。”在谢学文看来,面对疫情,医务人员就是最厉害的专业“武器”,虽然上了年纪,但想到群众的健康,自己愿意当冲锋陷阵的“小兵”。
像他这样“上阵”前线的我院医疗岗位人员,在此次疫情中还有超过300名,包括职能科室等临床医务人员及中医住培医师。4月8日下午,本已派出100人支援南庄,却又接到200人的任务,需在1小时后到位出发,除护理外,还包括80多名医技人员,“我们最初组建了一支应急后备队员,接到任务后全员出动,不管身在何处,都在半小时赶回了医院,甚至很多是在结束夜班回家途中折返的。”医务科梁艳桂副主任中医师表示,一句句的“我可以”,都彰显了佛中医守护群众的初心力量。
医务科全力冲在前线(左起王少云、卢俊光、谭志韵、纪树芳、梁艳桂、于娜)
随着检测任务的持续增加,后备队员也不断扩充,全院不少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的员工积极报名并加入培训、考核、上岗的行列,包括康复理疗师、医技人员、药学人员,300多人的后备团队随时闻令而动,凝聚起众志成城的佛中医力量。
后备队员学习培训
“中医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作为医学生主力军,早已接受过防疫专项培训考核,在这次抗疫中也表现突出,4月份佛山本土疫情中,累计116人共356人次参与到社区大规模核酸采样。”科教科科长关锦图表示,每次连夜调派人员外采,住培医师们都能积极响应,令人充分感受到这群医学接班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
战地督战!
他们是院感防线的守护者
疫情当前,感染防控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佛中医感控人员一方面坚守后方,为冲锋在前的战友们守好“家园”。根据省市最新要求不断调整我院的防控措施,主管院领导每天带领督导员开展全院督导检查,织牢织密防疫网,并先后开展了5场院感专项培训,使500多名后备队员可以信心满满地冲锋上阵。
院感专项培训
另一方面,感控督导员们与“大白”战友们共赴一线,社区核酸采样点中时常可见他们忙碌的特殊身影:战斗前勘验地形、指导“三区”环境布局;战斗中检查“弹药物资”、帮助战士们整理“白盔白甲”,保障队员们规范操作;战斗后指挥清理院感废物、收拾物资……最多时他们一天马不停蹄地在20多个采样点之间穿梭指导。
叶志军(中)在采样点感控督导
“大家下车前先戴好医用防护口罩,记得做密合性测试”“穿好防护服后要相互检查哦”“天气炎热,采样时间太久了,该休息换人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办公室主任叶志军亲切的叮嘱,令队员们倍增安全感。
在本次疫情中,院感人将“守家园”和“保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为打赢这场“战疫”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后盾。
加速度!
黄码7×24小时采样专区一天上线
4月11日夜里,我院收到上级通知,要求另辟黄码7×24小时采样专用通道。
次日一大早,院领导带队马上在院区各处选址,最终确定了在1号楼2号门外围搭建“核酸检测工作站”。
新搭建的核酸检测工作站
医院各科火速响应。医疗设备科落实采购设备当天到位;总务科组织各班组人员完成新址的通水、通电以及周边用房改造;核酸采样室负责人周建仪协调规划功能分区,落实院感防控及闭环检测管理,确保标识醒目规范,也为核酸检测创造良好条件。
13日一早,核酸检测工作站24小时搭建完成,在院领导的指导和多部门共同协作下,流程规划、环境安全、物资配备等得到进一步细化。当天正式启用时,院长何明丰更作为首个采样人,测试机器性能及操作方式。首次“尝新”的急诊科陈文护师直到凌晨3点半,仍在密闭的工作站内为黄码市民进行采样。
陈文为黄码人员核酸采样
据悉,单独开设的7×24黄码核酸检测工作站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方便了黄码市民的快速筛查,也为筑牢战疫防线提供了保障。截至4月21日,已为超过1000名黄码市民进行采样。
“速度与激情”!
隐形战士凸显责任担当
疫情当前,一份核酸阴性报告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更是百姓心中的定心丸。作为佛山市直两家“城市核酸检测基地”之一,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团队用“速度与激情”,践行检验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已先后派员到上海和市内健康驿站等地支援、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中心主任张劲丰和副主任苏荣迅速统筹调配,带领团队齐心协力,开启24小时三班倒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科室技术负责人黄声淳、分子组组长莫巧璇、综合组组长何娴组成了此次大筛的“硬核管理团队”,他们分别带领三个小组共30余人轮班参与此次检测任务。
实验室内每个班次是八小时,工作人员要全副武装、高度紧张,同时还要忍受缺氧和负压环境的煎熬,尽管眼睛涩了,脖子硬了,脸上布满压痕,但每一位检验人依然咬牙坚持,尽职尽责,默默坚守。截至4月14日,基地共检测样本数约3万管,约30万人次。这群抗疫战场上的“隐形战士”不辱使命,高效完成检测任务。
我院检验医学中心工作人员
而为了保障医院常规标本的处理,团队其他成员也肩负起比平时更重的任务,也毫无怨言,同心与共。
守后方!力保优质中医药服务不掉线
患慢病的市民王阿姨原计划4月份来我院复诊开药,但因疫情突袭,选择尝试我院的云端诊室和药品快递服务。在家就实现了线上看病取药,王阿姨大赞我院的“互联网+药学服务”带来了便利。据悉,我院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剂型快递配送,已服务近200万人次。而在此轮疫情期间,中药代煎和中药饮片快递处方量同比增长超过2成,西药中成药快递更同比增长128%,相关服务可减少患者在医院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助力疫情防控,获得越来越多患者青睐。
药品快递业务
此外,由我院中医专家拟方、被写入《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宣透清热方也备受欢迎。药科党支部逢周一和周三在医院门诊大堂向群众免费派发汤剂,因群众热捧派发数量逐渐增多。在我院党委书记张斌的亲自部署下,煎药中心更为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归来的医护人员送上煎煮好的汤剂,提供贴心保障。
为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归来的医护人员送上宣透清热方
除药学部门外,医院后勤服务也从不掉线。医疗设备科不分昼夜地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大幅增量的物资保障,同时还紧急抢购了一批新型检测试剂,使采样队员回院后能尽快完成检测,提早返家休息。总务科随时on call,为队员们提供物资补给、早餐宵夜、大巴接送等暖心服务。杏益物业管理中心全力配合医院做好各项紧急医疗卫生及后勤保障工作,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保洁、护工、洗涤、配餐、运转、事务、保安人员,都坚守岗位。
后勤保障
其中,保安队为加强防疫防控管理,每天增加了8个保安岗位,增加了疫情防控人员22名,增加保安加班时数176小时。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保洁员通过了严格的穿戴防护服培训、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岗前清洁消毒培训,确保环境安全、卫生无死角。
保安队加强防疫防控管理
面对疫情,他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用平凡的力量支撑起医院必要的运转,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相关链接
【大爱】随时OnCall,佛中医“大白”们筑起抗疫防线
【后续】“感谢你们赋予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佛中医“大白”获锦旗致谢
李晔至、张键怡整合报道
摄影:冯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