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病患20多年震颤困扰!佛中医磁波刀团队独立开展治疗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09:38

   近日,我院磁波刀团队在无外院专家指导下,首次独立完成了特发性震颤磁波刀治疗。术后患者震颤即停,效果立竿见影。该病例的成功治疗,标志着我院已完全掌握、并能独立开展中枢神经磁波刀这项精准无创的高新治疗技术,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迈坚实步伐。

  今年68岁的黄先生患特发性震颤长达20余年,近年来震颤症状越来越明显,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连吃饭、喝水这些简单的生活动作都变得困难。家属通过网络了解到我院的磁波刀可治疗特发性震颤,于是慕名从广东汕尾陆丰前来求诊。经我院磁波刀中心、脑病科及神经外科磁波刀治疗团队会诊,认为黄先生符合磁波刀治疗条件。  

  00:14

  患者术前震颤症状明显

  10月19日上午,我院脑病科、神经外科和磁波刀中心治疗团队共同为黄先生实施手术。手术开始前,在局部头皮麻醉后,神经外科盛文乾君副主任医师及邓德贤医师为患者戴上立体定向头架,并使用磁共振成像进行三维定位。手术开始,医护人员先用低能量超声波刺激治疗靶点,对患者反应进行临床评估,包括震颤是否明显缓解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评估过程可逆,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通过验证,在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后,确认靶点,并用高超声能量进行消融。整个治疗过程精准可控,患者全程处于清醒状态,医生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证术中的安全。经过不到2小时的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通过扫描MRI图像,确认靶点已消融。  

  00:09

  术中即刻效果明显

  走出治疗室,患者黄先生即刻检验了效果。当他尝试将一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时,以往因手抖厉害水撒满桌的场景已经不再。黄先生“滴水不漏”地完成了这一动作,困扰二十余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迎来更好的生活质量,黄先生十分欣喜。  

  00:05

  患者术后震颤症状消失  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患者治疗前后对比

  脑病科一科主任吴海科教授介绍,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该病可在任何年龄起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逐步提升,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0.9%,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4.6%。据现有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00万名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于药物难治或震颤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包括传统的射频消融和DBS(脑深部电刺激),但DBS是有创的,需要开刀,有出血和感染风险,射频消融除了有辐射,精准度也不及磁波刀高。“磁波刀的精准度已达毫米级。”吴海科说道。

  医学影像科主任周守国教授介绍,磁波刀全称是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英文简称MRgFUS),将聚焦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相融合,利用超声聚焦能量的热效应,实现靶点消融,通过改变神经组织、神经核团、神经细胞的特性,从而改变神经环路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脑部磁波刀具有无创、安全、高效和精准的优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植入物,无需全身麻醉,感染风险低,术后恢复时间短,效果显著。

  我院磁波刀中心自成立以来,与脑病科、神经外科、妇科及麻醉科建立起多学科协作团队,在华南地区率先对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开展治疗,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中,截至目前已完成3例帕金森病,14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治疗。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技术辐射能力强。此次磁波刀中心、脑病科及神经外科团队合作成功完成治疗,技术实力进一步彰显,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助力。  

  

  来源:磁波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