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手抖得厉害,端茶都不行,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我连门都不愿出,现在我动作利索了,经常和朋友去吃饭喝茶,日子过得很好。”62岁的罗先生在最近一次电话随访中,向我院磁波刀中心医护人员反映近况,周守国甚感欣慰。
去年10月,患帕金森病长达8年多的罗先生在我院接受了磁波刀治疗手术,术后震颤即停,效果立竿见影。带领团队为罗先生实施手术的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磁波刀中心主任周守国欣喜新技术让患者真切受益,并继续抱着乘胜追击的态势,与团队投入到拓展使用范围的探索研究中,希望利用磁波刀这具备无创、精准、安全、高效优势的治疗利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术后效果明显,专家组与患者一起比出胜利手势。(图右侧为周守国)
见证MR室从无到有
钻研技术用“利器”治顽疾
周守国198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是当地较早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医生。1992年因我院筹建CT室,其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而来,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已有33年。
1991年,周守国(左二)在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放射科进修学习,与该院放射科主任孙柏章(左三)以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放射学专家刘庚年(右二)合影。
医学影像科医生虽然不直接给病人治病,但是作为临床医学的“眼睛”,他们借助各种仪器寻找病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从最初的CT诊断,到磁共振诊断,再到近年开始重点研究磁波刀治疗,周守国见证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升级,也发挥着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医院和科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得刚来医院的时候,放射科基础还很薄弱,全科20多人,如今放射科已经发展成为医学影像科,下分四个二级科室,配置256排CT、高场强磁共振等先进设备,医技人员近百人。”讲起科室的发展,周守国感慨万千,而MR室的建设,更是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就像自己小孩一样,看着他从小学升到中学,再考入大学,茁壮成长。”
周守国耐心指导
他回忆道,一次是1999年4月,医院初建MR室,他听令到外院学习,要在1个月内掌握MR的扫描操作和诊断知识。时间短、任务重,周守国起早贪黑地学习,常常至深夜两三点,周末还要回院跟进机房施工与设备安装,努力并没白费,在医院和科室各方支持下,MR室顺利投入使用;第二次是2007年,MR室从永磁低场磁共振向高场超导磁共振升级,由于升级跨度大,需要及时更新许多知识,他潜心摸索新设备的所有功能并开展利用,为临床科室的诊断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第三次是2017年,医院引进华南地区首台磁共振导航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系统,也即磁波刀,周守国被任命为磁波刀治疗中心主任,带领团队联手妇科,狙击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疾病,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他还与团队共同参与了《磁共振导航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这也是佛山区域的放射学专家首次参与“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为国内磁波刀治疗学术界贡献了“佛山经验”。
2019年,周守国(左二)参加MR引导下微创治疗学组成立大会并接受聘书
2年前,周守国看望了2017年在我院接受磁波刀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覃女士。看见周守国,覃女士高兴地将出生2个多月的宝宝递到周守国怀内。原来,覃女士10多年来一直饱受子宫腺肌症的折磨,长期痛经,且受孕困难。根治子宫腺肌症,传统的方法只能以全切子宫为代价,否则只能让痛经伴随一生,幸运的是,在我院,她找到了既能治病又可保住子宫两全方法——磁波刀治疗。不负众望,周守国带领团队为其实施磁波刀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更为意外的是,在术后7个月后,覃女士自然怀孕了!她也成为华南首例接受磁波刀治疗后自然怀孕并顺利分娩的子宫腺肌症患者。
2017年,周守国等人前去探望覃女士。
喜讯频传,去年,磁波刀团队还解锁头部治疗,实施华南首例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手术,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福音。医院还计划建设区域磁波刀诊疗中心,并将其纳入登峰计划建设项目,“如今,中心全体成员正全力以赴向磁波刀无创治疗帕金森与特发性震颤的第二个高地发起冲锋。”
抽丝剥茧为诊断更准确
学无止境全力守护健康
伴随着科室的发展,周守国的医学造诣也在历练中不断提升,成为影像诊断中的“老行专”,特别在医院骨科专科优势的支持下,对骨肌系统的疑难病变影像诊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同行的认可。
日常工作照
曾有一名40多岁的患者,被外院诊断为结核病,治疗6个月后没有效果,辗转来到我院就医。周守国与团队为其进行胸椎磁共振后发现患者存在椎体角炎,而椎体结核一般都有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也会见“花边”样脓肿,凭借经验,周守国考虑患者可能为强直性脊柱炎,马上做骶髂关节CT,明确了强直性脊柱炎III期诊断。
而在脊柱感染性病变中,化脓性脊柱炎与结合性脊柱炎的X光片与CT影像征象会有重叠,鉴别诊断有难度,容易出错,是过去行业内争论的热点问题。周守国抓住致病菌不同、其病理特征也不同特点,利用MR对软组织分辨力高的优势,通过大量病例的对照研究,结合文献,提出自已的鉴别诊断标准,准确率达95%,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方向。他常说,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医学影像医生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把各种“武器”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个“从头管到脚”的专业,要对身体每个部位的解剖学、影像学表现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根据病理生理,结合逻辑思维,做出正确的诊断。“所谓‘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均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成熟。”
周守国(左)与同事谈论患者状况(资料图)
而作为医院医技第一党支部书记,周守国也时刻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带动支部党员和科室成员爱岗敬业、踏实为民。最近,他还因表现突出,被授予佛山市卫健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一名临床专家能获此荣誉,实属难得。MR室王娟博士表示:“周主任勤劳敬业,富有创新和钻研精神,是我和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4月,我院医技第一党支部在张槎社区开展大型义诊。(二排中间为周守国)
从医路漫漫,但周守国至今无悔,初心不改:“医者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相托,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医学无涯,我将坚定初心,上下求索,全力为患者当好‘侦察兵’,成为临床诊断的坚强后盾。”
文字:张键怡 摄影:冯灿、张键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