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我院新CT与旧CT到底有哪些区别?
新CT为16排多层螺旋CT,而旧CT为没有螺旋的传统CT。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从传统CT到单层螺旋CT,已经使CT有了一个飞跃。从单层螺旋CT发展为多层螺旋CT,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最高档CT就是我院这种16层螺旋CT了。
16层螺旋CT与传统CT的比较:
1、首先扫描速度依据扫描部位不同,分别可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原来头颅扫描,每一层的扫描时间是12秒,扫一个头颅10层共需120秒,现在只需4秒。胸部按20层计算,原来需要240秒,现在只需20秒就够了。所以躁动不安的病人可以获得相对清晰的图像。
2、节省X球管的耗损,1次旋转代替过去16次旋转。
3、空间分辨力提高,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原来的图像7个线对/毫米,现在是24个线对/毫米。
4、过去是单层扫描,现在是容积扫描。过去X线球管每旋转一周只获得一个层面的图像,若要求薄层,要重新定位扫描,而现在是容积扫描,应用固体自扫描方式产生层厚是用最小层厚的总和。因此,在获得层厚5毫米图像的同时也获得2.5毫米的两层、1.5毫米的四层图像,从而获得大的扫描覆盖范围和薄层扫描的统一。过去我们扫描上腹部,用10毫米层厚,发现胰腺有问题再用2毫米的层厚扫描一遍胰腺,现在就不用了,利用后处理功能,即可获得薄层图像。
5、过去CT最薄层厚为2毫米,而现在可达0.75毫米,细小的病变可以清晰的显示。
6、增强检查可用高压快速注射器设定,注射和扫描时间两者配合,达到最理想的增强检查目的。传统CT则很难办到。
7、患者接受X线剂量减少一半以上,如果用低剂量扫描,X线量可减少90%,可用于肺癌的普查。而传统CT是绝对办不到的。
8、有许多后处理的软件包,如三维、四维重建,评价心功能,骨密度测量,及仿真内窥镜等。
十、16层螺旋CT是最先进的CT吗?
可以这样说,到目前为止,16层是最高档的螺旋CT,因为市场上还没有超过16层的CT出售。下面介绍我院新CT的性能和主要参数:球管的热容量6.5MHU,球管冷却率为730KHU/min,探测器为固态稀土陶瓷,探测器Z轴的排数为24排,共有16128个探测器。球管旋转360o扫描时间为0.5秒,最薄层可达0.75毫米,螺距指数0.2:1~2:1,空间分辨率为24 lp/mm,床面移动精度达到±0.25毫米,以上这些硬指标可谓目前最先进的。
更重要的是软件功能较多,主要包括:MPR(多平面重建)、SSD(表面遮盖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CTA(CT血管造影)、3DSVA(最小强度投影)、QCTA(定量CT血管造影)、Combine image(图像叠加)、VR(容积再现)、CTVE(CT内窥镜技术)、Cardiae Package(心脏功能评价软件)及高级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等等。
另外,要说明的,目前还有一种超高速CT,它是第五代CT。CT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都是使用X线球管产生X线,而第五代CT是用电子枪代替X线管,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聚焦后由偏转线圈控制,使电子线旋转,并轰击四个平行的钨靶环,产生旋转的X线源,再加上多层螺旋扫描方式,它的扫描速度可在毫秒级,可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感兴趣结构的扫描,尤其适用于动态器官成像,如心脏的冠脉成像等。但由于造价太高,检查费昂贵,限制了其推广使用。目前世界上不到1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