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诊断作用知识30问(之三)
资料来源:佛山市中医院 发布者:system 时间:2004年03月12日 10:12

  五、CT与MRI有什么区别?

  CT与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MRI是Magnetic Resnane 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信号不同。所以CT与MRI是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六、MRI能取代CT吗?

  不能。尽管MRI有许多优点,但它与CT是截然不同的成像方法,所形成的图像截然不同。

  MRI可多方位成像、对人体无伤害,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有多种的成像方法,不仅图像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还可以提供生理、病理、生化信息,被认为分子水平上的成像等许多优点,但是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昏迷、躁动病人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当然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能进入磁场,此为禁忌症。所以MRI检查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它不能取代CT,当然CT也不能取代MRI,两者应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做了MRI还要做CT,或做了CT还要做MRI的原因。

  七、什么是螺旋CT?

  CT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来,不断获得改进,从第一代到第五代,不断缩短扫描时间和提高图像质量。1989年由于解决了高压发生器与X线球管一起旋转的难题。X线管可以螺旋式的运动了,再加上滑环技术,把CT技术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即螺旋CT的问世。原来的CT每次扫描都必须经过启动、加速、均速、取样、减速、停止等几个过程,大大限制了扫描速度,而螺旋CT克服了上述缺点,可以连续旋转扫描,患者的床也以一定的速度前进和后退,这不仅将扫描速度提高好几倍,而且这种螺旋扫描不再是对人体某一层面采集数据,而且围绕人体的一段体积螺旋式的采集数据,被称为体积扫描,它不仅速度快,而且获得的三维信息,这就增加了信息处理的内容和灵活性,它可以得到真正的三维重建图像,使血管立体成像(CT Aogiography)成为可能。所以螺旋CT的功能大大的增加了,如组织容积与分段显示技术、实时成像技术、三维重建图像、仿真内窥镜技术及心脏功能评估等等。故螺旋CT被称为CT的“新生”。

  八、什么是多层螺旋CT?

  1998年在单螺旋、双螺旋的基础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又推出了多层螺旋CT,使CT的发展又上了一层楼。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机比较,有很大的改进。首先,单层螺旋CT采用扇形X线束,单排探测器,而多层螺旋CT则用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旋转一周的扫描时间可短至0.5秒,同时旋转一周可获得多层图像。目前我院新装备的CT即16层螺旋CT ,它扫描一周0.5秒内可获得16个层面的图像。由于它是快速容积扫描,在短时间内,对身体的较长范围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可获大量的信息。经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不仅可获得薄至0.75mm一层的图像,而且可完成许多种技术的成像。尽管一些技术在单层螺旋CT上已经能够完成,但是多层螺旋CT无疑扫描速度增快,使图像质量更高。如三维重建,没有了阶梯状伪影,图像更接近于立体解剖图像,仿真内窥镜不仅更“真”,而且更细小的病变及粘膜的病变发现率增高。当然,多层螺旋CT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以后会一一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