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筑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深入挖掘中医经典智慧,弘扬中医药文化自信,提升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全面推动中医学科发展,近日,由我院工会主办,熊继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全科医学科(中医经典病房)、健康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明医有约”系列学术沙龙第四期,2024年12月22日上午在医院2号楼8楼举行。此次活动特邀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经方研究领军人物、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南方医院古中医科主任吕英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为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医经典临床应用课程。
活动合影
活动由全科医学科主任陈景利主任中医师与肖秋生副主任中医师共同主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陈苹教授,肺病科重点专科研究室主任简小云、科教科副科长侯蕾及众多本院职工、规培生、研究生,以及外院中医爱好者等百余人参会。
陈苹在开场致辞中代表医院对吕英教授及其团队不辞辛劳前来授课表示诚挚感谢,也对吕英教授在传承与发展中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崇高敬意。吕英教授还向我院赠送李可前辈亲笔题词牌匾。
陈苹致辞
吕英向我院赠送题词牌匾
在授课中,吕英教授首先回顾了李可老中医执着复兴中医的一生。李老被誉为当代中医界运用纯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巨擘,其学术思想深受《易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启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中医”学术流派。吕英鼓励青年中医人铭记李老的箴言:“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中医复兴,舍我其谁!人民儿女,菩萨心肠,英雄肝胆,霹雳手段。”随后,她以一位脑瘤术后患儿的病例为切入,详细阐述了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思维框架与治法特色。在“气一元论”的指导下,吕英融合多家学术之长,抽丝剥茧地分析了选方用药的思路及病情变化后的用药调整。经过多次诊治,患儿病情显著好转,彰显了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独特魅力与临床实效。
吕英授课
在教学查房环节,吕英教授会诊了一位病程长达数十年的老年女性患者,其症状复杂多变,包括失眠、头晕头疼、心悸、腹痛腹胀、手足厥冷等。吕英详细询问病史后,立足“凡病皆为本气自病”,巧妙拟方“菟丝子30克,乌梅5克”,既鼓舞肾气又敛降相火,展现了圆运动一气周流的中医智慧,给予在场年轻医生深刻启示。
吕英进行教学会诊
而在次日晚上,全科医学科还以临床案例分享为主题,举办了青年名中医讲堂。由雷俊娜副主任中医师主持,肺病科李家春主任中医师担任点评嘉宾,肛肠科刘轩良主治中医师与全科医学科肖秋生副主任中医师分别进行了精彩案例分享。刘轩良通过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案例,展示了中医在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积极作用;肖秋生则通过当归四逆汤治疗下肢肿疡的案例,强调了四诊合参、治病求本的重要性,并引入了六经中的厥阴病理论,拓展了厥阴病的病机、病位、症状及六经间相互转化的临床影响。
青年名中医讲堂
陈苹在总结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当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佳时机,这既是每一代中医人的使命,也是责任。我院举办“明医有约”学术沙龙、创办中医经典科等系列举措,旨在打造一所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的智慧型、研究型中医院。“中医疗效是我们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在治疗疑难危重症方面。‘明医有约’作为医院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将继续突出中医药特色,为中医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交流机会,培养更多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更多群众服务。”
至此,第二届“明医有约”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今后,活动将持续丰富内涵,推出更多精彩课程,通过学习交流,培养中医人才,在临床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文:雷俊娜
图: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