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坚定中医自信,传承中医经典,提升中医临证水平,促进中医全科发展,近日,由我院工会主办,熊继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全科医学科(中医经典病房)、健康管理中心承办的“薪火相传,中医经典传承创新研修班暨国医大师熊继柏学术传承学习班暨第二届‘明医有约’第2期活动”精彩开讲。
学习班合影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邀请到广东省名中医、我院党委书记蒋开平教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工会主席陈苹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晓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副主任黎同明教授出席。护理部副主任李淑芳、科教科副科长侯蕾、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戚振红及本院职工、规培生、研究生及外院中医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会议由医务科黄志庆副科长主持。
会上,陈苹在致辞中肯定了中医经典病房和熊继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成效。同时希望学员们此次学习有所收获,并带动更多年轻医生强化中医学习,提升中医临证水平。通过积极探索,将系列活动打造成省内外一流的中医学术教育传承平台。
陈苹副院长致辞
随后,蒋开平、朱晓光、黎同明和国医大师熊继柏6位亲传弟子陈景利、邓聪、王学文、肖秋生、麦伟华、雷俊娜等分别授课。
第一课由蒋开平带来《肝阳虚证治探析》。他指出,肝阳虚从古至今一致被中医界忽略。“肝五行属木,为将军之官”,他通过引经据典,从理、法、方、药角度入手,概括了肝阳虚是机体内外因素影响而导致肝疏泻不及、阳用衰竭的一系列临床症候。在用药方面提出“温补肝阳,体用土火”的治疗方法,同时讲述了肝阳虚在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方面的临床运用,让学员对肝阳虚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临床治疗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蒋开平书记授课
针灸二科副主任邓聪从止嗽散的由来讲起,以“咳嗽初起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引出发散风寒是治咳的主要方法。从“肺开窍于鼻,外和于皮毛,必须表散”“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引出咳嗽的治疗还要考虑“肺为五脏为阴,阴中之阳”的位置,总结用药时既要客邪易散,又要肺气安宁,故以“温润和平,不寒不热”为原则。“《医学心悟》中止嗽散方药性平和,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临证化裁,熊老在临床上也常灵活使用该方,以治疗各种咳嗽病症。”
全科医学科主任陈景利从中医经典理论角度对水肿的病因病机、主症辨析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并分享了熊老对水肿病的辨证要领以及临床救治经验。肖秋生副主任中医师分享了熊老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辨证用药经验。熊老认为,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风、火、湿,需掌握这三因的特点进行辨证。脑病二科副主任王学文分享了熊老在临床诊治疑难病的思路,指出诊治疑难病应该具备4个条件:一是必须会治常见病,打好基本功;第二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学和中医四大经典知识;三是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四是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雷俊娜副主任中医师从四大经典引入,借古时医家各言总结了熊老治疗胃痛的临床思路。
熊继柏6位亲传弟子授课
下午的会议同样精彩纷呈,岭南名医朱晓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黎同明教授、我院内分泌糖尿病科麦伟华副主任中医师分别从生命全周期、经方使用和易水学派思想等方面展开授课。
朱晓光论述了男性全生命周期生殖系统疾病的防治,举例说明男性生殖系统健康对个人、家庭、社区的重要性,以及全科医学在全生命周期医疗照护的关键作用。
朱晓光授课
黎同明通过结合各医家的理论对“枳实、柴胡、芍药、甘草”等药物作用归经分析,总结出四逆散为少阳经方剂,而非少阴经方,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更明确的使用思路。
黎同明授课
中医药在解决疑难杂症方面有独特优势。熊继柏弟子们在分享中提到,熊老常说,学好中医要具备3个条件:不蠢、不懒、不糊涂,并勉励弟子要: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努力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学习班内容丰富,从理论到实践解读中医经典,分享大师经验,开拓了学员眼界,进一步坚定中医自信,提升了中医辨证思维水平。
来源:中医经典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