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病毒活跃,中医药防治Tips请收好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3月21日 08:55

  去年以来,层出不穷的支气管肺炎、甲流、乙流让人们草木皆兵。最近,让国家疾控局和世卫组织同时关注的“X疾病”也频上热搜,春暖花开,种种病毒都“不安分”起来,不仅儿科成了重灾区,老年人甚至部分青壮年也没能躲过。  

  近期,佛山市中医院全科医学科就收治了很多因不同病毒导致肺炎、发热的患者,经过中医内服外治均迅速康复了。所谓“未病先防”,从中医角度面对各类病毒该如何防范?国医大师熊继伯弟子,该科雷俊娜副主任中医师来支招。

  雷俊娜指出,当下,时令更替,湿与热交蒸,容易损害人体肠胃功能,同时冬春之寒伤及人体肌表,使得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发热性疾病多发,多常伴肌肉酸痛、头痛、咽喉疼痛、呕吐、腹胀、腹泻、嗳气等症状。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人体感受外邪是发病的外在因素;正气不足是感邪的内在因素。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一定要注意内外防护,扶助正气,让自己身体可抵御外邪入侵。

  

  想要抵御外邪入侵,最主要的就是拥有强大的“军队”,也就是好的体质,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防治:

  1、八段锦:

  主要通过调整呼吸,活动关节,舒展身体,调节意识,达到调整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2、艾灸:

  艾灸足三里、神阙、三阴交等穴位,可温阳健脾,增强免疫力。也可就医后遵医嘱辨证选穴,达到防病保健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3、保健按摩:

  鼻炎患者或者易感冒者,可以每天坚持按摩迎香穴缓解鼻塞等不适,反复揉搓至皮肤发红或者鼻子通畅为度。  

  

  4、内服药物预防:

  可使用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茯苓20克、山药30克、薏苡仁10克、炙甘草10克,倒入煎锅中,武火煎煮10分钟,改文火再煮30分钟,煎出药汁,共约300毫升左右,分1-2次服用。可达到益气健脾祛湿的效果。

  但要注意,儿童、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如病情发生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过敏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慎用;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服药物。

  5、对症药膳:  

  

  

  

  雷俊娜表示,近期防病要注意卫生习惯,做到以下几点:

  1.多清洁,常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室内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多通风,冬春季适宜在中午开窗通风,睡前至少通风半小时,保证睡眠时空气质量;

  2.戴口罩,少聚集。出门可佩戴口罩,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身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患者;

  3.避风寒,多保暖。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4.勤锻炼,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和熬夜等行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5.营养足,戒烟酒。要均衡饮食,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例如牛肉、鸡肉、鸡蛋等。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同时,结合《黄帝内经》的治病理念以及疾病三级预防策略,雷俊娜建议:一级预防即未病防病,50岁以上老年人可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二级预防是早诊早治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雷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