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胃火旺、肝火旺、脾虚湿盛的可以这样吃……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3年09月22日 08:43

  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

  进入秋分,阳气渐衰,阴气渐长渐旺,人们应当顺应规律,收敛阳气,滋养阴气。

  那么,饮食起居运动该如何调整?

  清淡饮食,雨水天少吃水果

  我院营养科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建议,秋分时节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辣椒、油腻煎炸或太咸的食物,每天的饮食应以米饭为主,蔬菜的量少于饭量,肉类一天不超过2两,加食鸡蛋牛奶,每餐八分饱为宜。

  雨水多时少吃水果,尤其是一些体质弱、脾胃差的市民更要慎食。秋燥较重时,皮肤干燥,此时可适当吃点时令水果,但一天的量不宜超过100g(约2个鸡蛋重量),且最好分开上、下午餐间吃  

 

  胃火重者

  通常表现为口臭等症状。

  可煲麦冬石斛炖瘦肉汤、或润燥养胃的冰糖炖银耳莲子百合、冰糖炖陈皮雪梨,但注意不宜过甜。

  肝火旺者

  通常表现为口干口苦、失眠、脾气暴躁、两鬓斑白等。

  可用夏枯草炖猪横脷(猪胰脏),或独脚金炖牛肝。其中,夏枯草选带根的效果更好些,尤其是天气热,很多人晚上睡不好,可以用夏枯草全草煲汤或者煲水喝。

  脾虚湿盛者

  通常表现为四肢乏力困倦、大便稀烂、腹胀没食欲。

  可饮用白术陈皮瘦肉炖汤。  

    蜂蜜润燥,早起和午睡后饮用正好

  干燥的秋季,喝杯甘甜的蜂蜜水也是不错的选择。潘永介绍,蜂蜜性平,味甘,入脾经、肺经、大肠经,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虚咳嗽、燥咳咽干、肠燥便秘的人服用

  不过他也提醒,蜂蜜作为一种添加糖的来源,吃多了会增加脾胃负担也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的风险,都需要控制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额外的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即成人每天摄入蜂蜜不要超过一汤匙,儿童应减半。每天早晨和午睡之后喝上一杯蜂蜜水,最为适合。

  选购蜂蜜时,最好选择名牌大厂或经行业组织认证的蜂蜜产品。不过家长要特别注意,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进食蜂蜜 

  养阴为要,入夜后不宜运动出汗

  秋天的运动要注意时间与度的掌握。潘永指出,太阳下山人体气门关闭后,便不适宜运动出汗,因此建议市民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运动,且时间不宜过长

  此外,晚上早睡,对于养阴养血,特别是养肝很重要,建议11点前入睡

  “获知正确的养生知识,心胸开阔容万物,管好嘴,约束好行为,从各方面管理好自己,身体才会健康,这就是养生之道。”潘永说道。  

  饮食润燥为主,药师特调推荐参合饮

  燥气主令,燥邪伤肺,因此秋分时节应当注重收心火、益肺气、润秋燥。“秋燥”易出现口干、唇焦、鼻燥等症状,宜选用滋养、润燥的补品。配膳可选用养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如党参、麦冬、燕窝、百合、银耳、白扁豆、南瓜、黑芝麻、核桃、蜂蜜、香蕉、梨、柿子、菠萝等。此外,海底椰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也很适合秋季当为汤料煲汤食用,具有滋阴润肺、除燥清热、润肺止咳等食疗功效

  本期药师特调给大家推荐的养生茶则为“参合饮”  

  其由北沙参、百合、莲子、甘草共4味药材组成,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的作用。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健脾的功效,百合则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莲子被客家誉为神仙之食,又被医家尊称为“脾之果”,能滋养补虚、养心安神。

  全方功效主要为滋阴安神,对应秋分气节注重养阴宁心,适合肺阴虚干咳、没有食欲、肠胃不好、烦躁失眠的人群。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比较适合大部分的群体。

  来源:营养科、药科赖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