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今年58岁的梁先生是企业高管,日常工作应酬比较多,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单位每年安排的体检套餐中都包含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胆脾胰彩超检查项目,他的肝功能、甲胎蛋白指标显示正常,彩超检查提示轻度均匀性脂肪肝、胆囊结石。梁先生认为体检结果无大问题,未予重视。
上个月体检,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肝右叶见一低回声肿物,直径约6~8cm。我院健康管理中心通知梁先生加做中上腹部MRI,结果提示“肝右叶肿块,考虑肝癌”。为寻求进一步诊疗,立即收入我院外五科(肝胆外科)。
为什么每年体检肝功能正常,肿瘤指标也没升高,却查出肝脏肿物?还未能排除肝癌呢?
目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位,致死率高居第2位。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干细胞-胆管癌。其中,肝细胞癌指的是肝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征兆,不延误病情呢?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余寿益给出以下两点提醒:
一、肝功能检查不能作为肝癌的筛查指标
肝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因长期病毒感染会抑制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检测结果显示肝功能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内,而由肝脏合成的白蛋白水平也会受营养状况等产生影响。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从而不能尽早发现肝脏病变。因此,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脏就是健康的。
二、肝癌高危人群应做到应筛早筛、应治早治
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
①积极接种乙肝疫苗,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体检范畴
临床上,常见肝癌病人经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过程。目前,抗HBV和抗HCV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其发展成肝癌的风险。
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当前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式,无乙型或丙型肝炎的健康人群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也是广东省疫苗接种点之一,可提供乙肝疫苗的接种服务。
而丙肝作为“沉默的杀手”,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余寿益指出,“当前,市民对于丙肝的认知程度不足,存在知晓率低、漏诊率高和漏治率低的现象,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其临床治愈率将达到90%以上。”他还建议各位市民朋友们,将丙肝抗体(抗-HCV抗体)纳入体检范畴,若检查发现“抗-HCV阳性”建议进一步检查HCV R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尽早转诊肝病科进一步治疗。
②肝癌筛查基础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腹部彩超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且重要的指标。当血清AFP≥400ug/L,在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症状后,高度提示肝癌。
超声显像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有效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辅助判断病灶良恶性,对于检测和发现早期肝细胞癌至关重要。建议上文提到的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显像、血清甲胎蛋白(AFP)早期筛查。
健康管理中心梁绮君副主任医师指出,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AFP指标均明显升高,部分人甚至可能出现阴性结果。根据健康管理中心多年来对肝癌确诊病例的总结,肝癌肿瘤指标除了选择AFP外,建议大家增加肿瘤指标CA-199、CEA。
对于肝脏超声和/或血清AFP筛查结果异常者,可以选择肝脏增强CT、多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进行加强筛查、全面评估。
③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
任何病因所致的肝硬化都有发生肝癌的风险,除以上提到的致病因素外,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伴发2型糖尿病(T2DM)、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等多种危险因素叠加,均可显著增加肝癌发生风险。
目前,肝纤维化常用的检查方法为瞬时弹性成像(TE)。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无创肝纤维化检查,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够较准确地识别轻度肝纤维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本周日(6.19)将迎来父亲节,是时候给爸爸们,准备健康大礼包啦!佛山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优惠也来了,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到2号楼2楼体检中心接待处,凭体检人身份证领取9折体检优惠(不能打折的检查项目除外)。
领取优惠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体检有效期:3个月)
体检时间:周一到周六上午8:00-12:00(法定节日除外)
体检地点:佛山市中医院2号楼2楼体检中心
健康咨询电话:0757-83062021
本活动解释权归佛山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所有
文/黄丹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