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
也是人体内脏和器官
生理功能活跃的最好时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正是健康体检的好时候
大家不妨抽点时间“检修”身体
为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体检项目
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院健康管理中心黄丹旋中医师
为大家送上攻略
基础体检项目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础项目必不可少。如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内外科常规项目;妇科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X光胸片、B超(肝胆脾胰肾)、甲状腺B超等。
其中
不同群体也应根据症状体征
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作全面检查
女
未婚者应增加乳腺、妇科、甲状腺B超等;而已婚者或者有性生活者可定期妇科检查,宫颈癌筛查(TCT+HPV),一般频率为2-3年一次。
女性肿瘤指标可选择CEA、AFP、CA153、CA125、CA724、HE4等。
男
如果年龄超过50岁,有吸烟史,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建议行胸部CT检查筛查肺癌。前列腺癌可以选择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行筛查。
男性常用的肿瘤指标有:CEA、AFP、CA199、TPSA、CA724、CY21。
60以上的老人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黄丹旋表示,对于60岁以上的市民,一般会推荐增加脑颈部血管彩超、心脏彩超,并建议将基础的胸片改为胸部CT。那么,基础胸片和胸部CT有什么区别呢?
胸片检查的优势:
检查费用相对较低,节约时间,检查接受的辐射量比CT低,可作为普通人群进行肺结核、肺炎筛查的首选。
胸部CT的优势:
清晰度和准确度高于胸部X光,可以发现一些细小、隐匿性的结节。建议有肺癌家族史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有吸烟及慢性咳嗽等肺部症状者,可选择胸部CT进行检查。
可能很多人会担心,CT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对此,黄丹旋表示,虽然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量,但如果一年常规体检一次,用的辐射剂量来说对人体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黄丹旋也给大家介绍了
3项常常被忽略的专科检查
有相关家族史或不良习惯的市民
别忘了它们哦
胃肠镜检查
建议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要定期进行胃肠镜的筛查。
如果无家族史的,年龄超过35岁,应根据情况进行常规检查,3-5年一次。
骨密度检查
存在下述两种情况,应该进行骨密度检查:
一是女性大于65岁,男性大于70岁,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二是女性不足65岁,男性在50-70岁之间,有下述危险因素者,建议查骨密度。
无论男女,50岁以后发生了骨折;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疾病、饮食失调等;
过早停经,既包括自然发生和手术导致的停经;
因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接受激素治疗;
身高变矮;
吸烟;
有明确的骨质疏松家族史;
连续3个月以上每日服用糖皮质激素;
经常大量饮酒。
颅脑部检查
大部分体检项目不覆盖头部检查,由于颅脑疾病发病急,致残率、致死率高,建议以下人群可选择头部检查项目以排查颅脑病变。
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肥胖、饮酒、吸烟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患者;
有心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家族史;
有头晕头痛等相关症状者。
检查项目上首选无创检查,常规的项目如颈部血管彩超、脑血管彩超、头部CT、头部MRI,如体检结果异常,必要时再行增强扫描或磁共振多序列成像检查。
颈动脉彩超主要检查颈部血管是否存在动脉硬化伴狭窄,以及检查斑块的情况(软斑块、硬斑块);同时可以发现动脉瘤、动脉夹层。通过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医生可以根据斑块的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给出专业的建议。
头部CT和MR均能筛查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颅内肿瘤,两者在选择上也各有优势。外伤引起的颅骨骨折、颅内血肿以及脑挫裂伤、脑出血急性期、颅内寄生虫病筛查首选颅脑CT检查。脱髓鞘疾病、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颅内感染和其他炎性病变、脑白质病变等则头部MR检查更为敏感。
冠状动脉造影
体检中相当一部分人会被查出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问题。但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很难被发现。
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测出心脏病的前期心血管是否狭窄,准确诊断冠心病。
我院针对不同人群
也设置了相应的体检套餐
有兴趣的朋友可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提醒:建议体检前充分与医生沟通,针对性地完善所需检查)
最后,为了自身健康
还是建议大家勤做运动
一周至少3-5次
每次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
这样一来
就不会闻体检报告“色变”啦
图文:吴舒颖(部分来源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