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意渐浓,不少市民发现,明明春光正好,自己却频繁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这究竟是单纯的季节反应,还是过敏找上门?过敏反应能怎样预防呢?下面,由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罗文峰主任中医师为您详解春季过敏的成因、表现及防治策略,一起来了解▼
春季过敏三大诱因
01、花粉浓度飙升:春季百花盛开,花粉随风飘散,加上气温升高后空气湿度增大,导致花粉颗粒更易附着在衣物、毛发上。数据显示,本地3-4月空气中花粉浓度可达冬季的5-8倍。
02、温差波动加剧:“满30减15”的魔幻天气频繁上演,昼夜温差超过10℃成为常态。人体免疫系统在剧烈温度变化下易失衡,导致过敏阈值降低。
03、尘螨活跃期提前:冬季尘螨藏匿于厚衣物、被褥中,春季回暖后大量繁殖。研究显示,室温25℃、湿度75%时,尘螨繁殖速度提升3倍。
五大典型过敏症状
01、过敏性鼻炎
表现:连续打喷嚏(>5次)、清水样鼻涕
易发人群:有过敏家族史者
02、过敏性结膜炎
表现:眼睛奇痒、结膜充血、畏光流泪
易发人群:佩戴隐形眼镜人群
03、荨麻疹
表现:全身风团、剧烈瘙痒
易发人群:慢性荨麻疹病史者
04、过敏性皮炎
表现:红斑丘疹、皮肤脱屑
易发人群:婴幼儿及敏感肌人群
05、过敏性哮喘
表现:胸闷气喘、夜间咳嗽加重
易发人群:既往哮喘病史者
科学防护四重奏
01、环境管控
•居家: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房间密闭空间内过敏源的数量,保持室内湿度<50%,每周55℃热水清洗床品。
•外出:佩戴口罩,归来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鼻腔。
02、体质调理
•运动方案: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通过晒太阳也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饮食管理:过敏季减少食用海鲜、热带水果及坚果,增加维生素C和Omega-3摄入。
03、药物预防
•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副作用最小)、西替利嗪(晚服避免嗜睡)。
•用药时机:有过敏症状当天及时服药,急性发作时可当天两种抗组胺药联合服用。
04、特殊人群防护
•儿童:避免过度消毒,鼓励户外接触自然以增强免疫耐受。多锻炼身体,保持肠胃通畅和规律的作息,增强抵抗力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及时监测基础病(如慢阻肺)控制情况,警惕过敏诱发慢性病加重。
专家特别提醒:
1、脱敏治疗局限性
目前仅粉尘螨脱敏剂有确切疗效,需持续2-3年,对其他过敏原效果有限。临床数据显示,单纯依赖脱敏治疗的患者中,仅35%症状显著改善。
2、警惕过度用药
无过敏史者无需预防性用药,滥用抗组胺药可能导致嗜睡、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3、及时就医信号
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过敏反应,建议立刻到院就诊。
罗文峰强调,过敏是身体对环境的“过度警报”,增强免疫力才是治本之道。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建议市民逐步增加户外活动,通过规律锻炼调节免疫系统,让身体真正适应季节更迭。
来源:佛山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