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灸一灸暖暖过一冬,内调外养助你从内而外润透透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1月08日 12:34

  11月8日迎来“立冬”,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多留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谨防冷热交替引发的身体不适。虽然已经立冬,但佛山气温依然温和,不过干燥的天气就一直持续,很多人都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各位街坊不妨加强内在调养,在秋冬过渡的时节适当饮些滋润的汤水,从内而外润透透。今天,“教大家煲靓汤的养生男神”、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罗文峰为大伙推荐几款时令养生汤,一起来看看。 

  银耳木瓜煲鸡汤   

  材料:母鸡1只,银耳10克,半生熟木瓜1个,无花果2个,姜3片。

  做法:母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汆烫片刻捞起;银耳浸软洗净,剪去底部黄色梗,撕成小块,无花果洗净;木瓜洗净去皮去籽,切小块备用。先将母鸡、无花果和姜放入锅中加水25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煲1个半小时,然后加入银耳、木瓜再煲半个钟,适量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补气。银耳润肺止咳,木瓜清甜生津兼具通便作用,母鸡温补正气。  

   

  石斛茯苓沙参龙骨汤  

  材料:石斛15克,茯苓15克,沙参10克,陈皮1/3个,猪尾骨300克,姜3片。

  做法:石斛、茯苓、沙参、陈皮洗净,猪尾骨汆烫片刻后捞起,全部材料加水25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煲1个半小时,适量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开胃,润肺止咳。石斛宜选用有滋阴良效的铁皮石斛,茯苓健脾开胃,沙参润肺止咳,陈皮行气健胃。此汤适合口干咽燥痰难出、胃口欠佳、胃胀心神不宁的人群。  

   

  银杏猪肚汤   

  材料:银杏肉10克,猪肚1个,猪脊骨100克,马蹄10个削皮,姜3片。

  做法:猪肚洗净后翻转,用盐、生粉、油先后揉搓后再洗净,和脊骨一起飞水,加入胡椒粒,所有材料加水2500毫升煲2小时,适量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益胃,滋养肌肤。  

   

  南北杏雪梨瘦肉汤  

  材料:南杏20克、北杏6克、雪梨2个、瘦肉250克、姜三片。

  做法:南北杏洗净,雪梨去芯切块,一起加水2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煲两小时。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  

  此外,民间流传有“立冬会进补,来年能打虎”的谚语。不过,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提醒,由于目前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相对温和,进补不宜过急,此时养生以艾灸更为合适。

  冬季是自然界的闭藏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潜藏的季节,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无扰乎阳”。“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只有肾阳充沛、肾气健旺,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钟伟泉说。

  扶养肾气贵在温补。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的目的,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季寒气。

  下面,钟伟泉给大家推荐几个穴位,市民可通过艾灸以下穴位进行保健养生:  

  神阙穴   

  本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艾灸病症: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等症。  

   

  大椎穴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又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故能振奋一身阳气。

  取穴方法:在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

  艾灸病症: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  

   

  命门穴  

  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本穴有“补肾壮阳、强健腰膝”的功效。

  取穴方法:在后正中线上,在第2腰椎棘突下。

  艾灸病症: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tips:每个穴位可用艾条悬灸5-10分钟,至皮肤微微发红发热即可。  

  

  来源:皮肤科、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