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10月23日是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降低,北方地区可能出现霜冻和初雪,南方地区虽然相对温暖,但早晚温差也逐渐增大,人体容易感到干燥和寒冷,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时节。
那么,在霜降时节,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养生?一起来听听佛中医内分泌科劳美铃副主任中医师的建议吧。
起居调养
防寒保暖:霜降后,气温逐渐降低,应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要注意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以防感冒和并发症的发生。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9-11点是养阴的最佳时间,应尽量在这段时间内入睡,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室内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保持清洁:每天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改善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足部的清洁和保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保健方法
适量运动:霜降时节,应选择适合秋季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贰
穴位按摩: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风池穴、合谷穴、鱼际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来调节气血、增强体质。每天按摩1-2次,每次按摩5-10分钟,至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即可。
穴位按摩既能舒缓身心,又能防病。但需注意,按摩只是辅助治疗的方法,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霜降时节,糖尿病患者应更加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确保血糖稳定。
心理调适:气候渐冷且干燥,易引发人的悲秋情绪。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户外活动,与朋友交流,以缓解压力。
在霜降时节,糖尿病患者应遵循“润燥、固表、益气”的饮食原则,劳美铃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款饮食疗方:
饮食调养
小米南瓜粥
材料:南瓜、小米
做法:将南瓜去皮切块,与小米一同煮成粥。
功效: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果胶,有助于降低血糖,同时能滋阴润燥。
枸杞淮山炖兔肉
材料:兔肉、枸杞、淮山、姜
做法:将兔肉切块,与枸杞、淮山、姜一同炖煮。
功效:兔肉低脂肪、低胆固醇,与枸杞一同炖煮,既能滋补身体,又不会引起血糖剧烈升高。
萝卜排骨汤
材料:萝卜、排骨、姜
做法:将排骨焯水后,与萝卜、姜一同煮成汤。
功效:萝卜具有消食降气、除燥生津的功效,排骨则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山药玉米粥
材料:山药、玉米粒、小米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块,与玉米粒、小米一同煮成粥。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肾的功效,玉米则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血糖。
此外,我院皮肤科罗文峰主任中医师也给大家一些养生建议,霜降时节由于昼夜温差大,建议早上加多一件薄外套或背心避免早晚受凉,此时皮肤容易干燥,洗澡水不能过热、时间不宜太久,及时擦润肤乳进行保湿。同时,也给大家推荐一款养生汤品百合西洋菜猪肘汤,可润肺生津,宁心安神。
来源:内分泌科、皮肤科
视频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