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爸爸去哪儿》中的森蝶吗?近日,16岁森碟的视频引发热议,有网友注意到她转到侧面时下巴似乎有些后缩,纷纷留言表示这可能是一个常见的面部发育问题——下颌后缩,什么是下颌后缩呢?它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干预?一起来听听佛中医口腔科正畸专科主任吴颖的介绍。
什么是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是指下巴相对于正常位置向后移位。从侧面看,下巴显得比较短小或凹陷,缺乏立体感。如果伴随颈部脂肪堆积,还可能形成“双下巴”外观。
据吴颖介绍,下颌后缩常伴随着嘴凸、牙齿前突、龅牙、唇闭合不全等问题。对于下颌后缩较为严重的人来说,还可能导致气道变窄,容易导致打鼾,影响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
如何识别下颌后缩
如果你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的侧面轮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志识别是否存在下颌后缩:
如果鼻尖、嘴唇和下巴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能就是下颌后缩的表现。
如果嘴巴闭合时,上牙覆盖下牙过多,或者下牙明显向后退,也是下颌后缩的信号。
就像森碟在视频中的侧面,下巴相对较后,可能就是下颌后缩的一种表现。吴颖提到,临床中一般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可更准确地评估下颌与颅骨的关系,确定下颌后缩的程度。
下颌后缩的矫治策略
下颌后缩的矫治方式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策略:
在孩子3-6岁时,颌骨处于快速发育期,是矫治干预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如果存在不良口腔习惯,如吮吸手指、张嘴呼吸等,会影响下颌的发育,可能导致咬合不正、下颌后缩等问题。因此,家长与口腔医生需要及时观察并采取预防措施。
干预措施:通过特定的正畸装置(如前庭盾),帮助孩子干预不良习惯。
青少年时期孩子的骨骼仍在发育,运用颈椎成熟(CVM)法可以预测具体的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高峰期通常发生在CS3阶段的1年内,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开始使用功能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最佳时机。
干预措施
功能性矫治:使用功能性矫治器可帮助下颌前移,改善咬合关系和面部形态。
固定正畸治疗:使用金属或陶瓷托槽,通过弓丝调整逐步改善牙齿和颌骨的位置。
一旦成年人骨骼发育完成,矫治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存在严重下颌后缩的成人患者,常规的正畸治疗可能效果有限,手术治疗成为主要选择。同时,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的代偿方法来改善面型,避免手术干预。
干预措施
手术矫正:对于严重下颌后缩的成人患者,正颌手术(如下颌前移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掩饰性治疗: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牙齿或骨骼代偿的方法,改善面型。
吴颖强调,下颌后缩虽是一个常见的面部问题,但随着现代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科学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存在下颌后缩的困扰,佛山市中医院口腔正畸专科的专业医生能够为你提供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无论是儿童阶段的早期干预,还是成人阶段的矫正治疗,口腔正畸专科的医生都将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帮助你恢复健康的面容和舒适的咬合。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尽早联系专科咨询,及时干预,进行专业治疗。
作者:李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