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吃嘛嘛香
保护口腔健康很重要
至于如何清洁口腔
“多漱口、勤刷牙”已是老生常谈的内容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牙刷的挑选与保养
牙刷的材质、大小和护理方式不同
会给口腔带来不同的影响
来听听口腔专家怎么说
刷毛的软硬度视口腔卫生而定
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科介绍,牙刷的刷毛有软硬之分,有人喜欢使用感柔和、刷毛又细又软的软毛牙刷,有人则觉得刷毛粗且硬的硬毛牙刷用起来清洁效果更好。
这两种刷毛都有它适宜的人群。软毛牙刷能够简单的清除牙齿缝隙中的牙菌斑(即常说的“牙渍”)但清洁力较弱,不能够清除较厚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更适合那种牙斑较少、口腔卫生好的人群。而硬毛牙刷则相反,清洁力较强,但长期使用有磨损牙齿、伤害牙龈的风险,适合牙菌斑比较厚的人群。
王科提醒,牙刷太软不能起到清洁牙面的作用,牙刷太硬又容易损伤牙齿以及牙龈。因此,就大部分人群口腔卫生程度而言,应选择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这样既能保证刷毛轻松进入牙齿的邻面以及牙龈沟,清除邻面及牙龈下菌斑,同时又不刺伤牙龈。
挑选牙刷时,也要注意在商品介绍中有无“磨毛处理”相关描述。牙刷刷头做磨毛处理(将刷毛的利角磨圆)后有利于避免损伤牙齿和牙龈。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牙结石已经形成者,无法通过刷牙去除已有的牙结石,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波洗牙。
挑选牙刷时,刷毛的排列也有讲究。刷毛的排数不宜过多,个束与个束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最常见的刷毛是平整排列的;呈波浪形或V形的刷毛可以在刷牙时让刷毛较易接触牙齿相邻的位置;刷头顶端毛束较长,能有效清洁难刷的部位;交叉刷毛能挑起并扫除牙菌膜;杯型刷毛,即刷毛呈圆形排列,刷毛外软内硬,能加强清洁牙齿表面的渍斑。
小刷头的清洁难度更高
王科指出,牙刷除了又软硬之分,还有大小之分。每个人的口腔解剖结构以及个人习惯不同,对牙刷头大小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大刷头的刷毛面积大,刷牙效率也更高,但对于口腔内磨牙后方等深在部位来说难以清洁到;小刷头刷牙效率虽低,但精准度更高,更容易清洁到口腔的各个死角部位。
牙刷头大小的确定原则:将牙刷放到口腔内时,以上下内外灵活转动为准。一般来说,长度应为2-3厘米,宽度为0.8-1厘米,牙刷的形状应圆钝。对于清理不到的口腔死角部位,可以另外备一只更小刷头的牙刷补充清洁。
牙刷也要及时“换季”
有些人爱刷牙,却不重视牙刷的更换,往往把牙刷用到“炸毛”才想起来是不是要买新的了,这是大错特错的。当牙刷出现“炸毛”现象,就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刷牙时太暴力或者牙刷很久没换了。
研究表明,新买的牙刷大概过1个月左右就开始有细菌定殖。人体口腔内有800多种细菌,很容易形成牙菌斑,并代谢产生毒素对牙龈造成长期慢性刺激。若牙刷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则会形成一个污染源,在刷牙时进入口腔。正常情况下,口腔内的微生物在不会致病,但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或者口腔有损伤、溃疡的时候,微生物从创口进入人体内时,则有可能引起疾病。刷毛变形、扭曲或刷毛颜色变浅都是牙刷需要更换的提示,但如果牙刷状况良好,却也已经使用了3个月,也应该更换。建议大家每季度最少更换一次牙刷,有条件者可隔月换一次。
牙刷切莫存放在潮湿环境中
牙刷自身清洁也很重要,在使用牙刷前后都应用自来水彻底冲洗一下,但使用者如果有系统性基础性疾病会引起身体抵抗力长期低下,使用前后应当对牙刷用消毒水浸泡消毒,或者使用紫外线牙刷消毒器来杀死牙刷上的微生物。
很多家庭的牙刷和其他洗漱用品一样,都存放在卫生间内。但鉴于卫生间是集浴室、厕所、盥洗室三合一的结构,环境多密闭、潮湿,容易滋生细菌,这对会与口腔密切接触的牙刷来说是“致命灾难”。如冲厕所时,飞散的病菌就会沾到暴露在空气中的牙刷、牙杯上。
曾有专家对牙刷进行过测试,发现牙刷容易被念珠菌、链球菌等细菌侵蚀。而残留在牙刷上的细菌定殖并通过刷牙的途径进入体内。“被污染”的牙刷不仅降低了清洁口腔的效率,还会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的温床,对口腔甚至全身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大家在刷完牙后,不要因为图省事而把他们随手放在卫生间里,而是应该放到干燥、通风、阴凉处晾干。刷完牙将刷头倒置在牙杯中也是很多人的不良习惯之一,这会使刷头长期处于潮湿之中,导致细菌滋生。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牙刷头朝上摆放,将牙杯倒扣在通风、干燥的置物架上,以快速阴干。
王科提醒市民,为了防止牙刷传播细菌性疾病,定期清洁和消毒牙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使用牙刷前后,应该用流水彻底冲洗并剔除粘在牙刷头上的食用碎屑,再进行消毒。目前,清洁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消毒和物理消毒等:浸泡消毒包括用生理盐水、漱口水等浸泡牙刷;物理消毒一般选择紫外线消毒,如各类智能的紫外线牙刷消毒器等。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