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宝 | 落雨湿湿,盆腔炎又现身?4大外治法助你告别难言之隐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3月10日 08:35

  进入雨水时节,许多患有盆腔炎的女性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小肚子坠、胀,不舒服,感觉盆腔炎这个老毛病又犯了。为什么这个病难以彻底根治?又容易盯上哪些人?中西医都有哪些治疗手段?佛山市中医院妇科刘晓荣中西医结合医师来给大家详细解答 

  什么是盆腔炎呢?都有哪些症状?  

  刘晓荣介绍,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外阴及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四个部分,其中外阴及阴道属于下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属于上生殖道,它们都位于女性的盆腔内,这些脏器发生了感染,就统称为盆腔炎。  

  而根据具体的感染部位,盆腔炎又可细分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由于输卵管和卵巢紧密相邻,在临床上很多时候无法明确区分是输卵管感染还是卵巢感染,两者也常常同时发病,所以我们临床又将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统称为附件炎。  

  盆腔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同房时下腹疼痛、白带异常(如白带量多、色黄、脓性白带等)。当我们身体出现上述这四个症状,建议尽快到专科就诊。   

  哪些人群容易盆腔炎“盯上”? 

  0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产后宫颈口未及时关闭、胎盘胎膜残留、过早有性生活;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组织物残留、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导致感染。

  02、宫腔内手术操作

  如上环或取环、刮宫术、子宫输卵管通液、造影检查等,由于手术操作后过早有性生活或手术时消毒不严格也会引起盆腔炎。

  03、经期卫生不良

  如不注意经期卫生、姨妈巾隔很久才换一次,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容易滋生细菌;或者经期盆浴或同房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04、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最常见的是患阑尾炎、腹膜炎时,炎症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  

  盆腔炎反复发作都有哪些危害?   

  刘晓荣表示,盆腔炎难以彻底根治,如果平日里不注重健康管理,起居失常饮食不节加之气候变化湿气加重,脏腑功能失衡,便易于再发。急性期患者不但出现腹痛难忍,还伴有发热等症状,非常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

  慢性的盆腔炎症还会影响女性生殖功能,增加宫外孕、流产的发生风险,造成不孕。有数据统计,盆腔炎发作一次,不孕的风险会增加15%左右;若发作三次及以上,不孕风险可高达50%。

  严重的盆腔粘连还可能影响卵巢正常功能,干扰排卵,使女性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比如经期延长、周期紊乱等,还可能导致盆腔囊肿、包裹性积液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盆腔炎的西医治疗  

  从西医来说,首先就是抗生素的治疗,盆腔炎尤其是急性发作的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因此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且一定要足量、足疗程、规范地进行治疗。目前妇科最常见的一线抗生素是头孢和甲硝唑,一般至少坚持两周的双联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以及慢性盆腔炎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梗阻、积液,导致女性难以自然受孕,则需要考虑通过手术治疗。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   

  盆腔炎这个疾病,中西医治疗各有方法,但中医治疗更具特色和优势。刘晓荣提到,如中医内服方面,根据临床表现多分为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阻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5种证型,辨证用药。

  院内制剂慢盆消炎颗粒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引起的腹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痛经等,有活血祛瘀、散瘀止痛,清热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  

院内制剂:慢盆消炎颗粒院内制剂:慢盆消炎颗粒   

  盘点: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   

  刘晓荣表示,虽然西医治疗有其优势,但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容易增加耐药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药物难以直达病灶产生充分疗效,难以到底根治的目的。而中医治疗方法丰富,除内服中药外,外治疗法也各有特色——

  01、中药灌肠

  以丹参、血蝎、赤芍等药物作为灌肠方,起到活血化瘀、利湿热的作用。药效成分以混悬小粒子或分子形式分散,给药后溶液与直肠黏膜接触,使药液直达病灶,避免了胃肠及肝脏对药物首过效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又减少了对药力的影响,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该科还配备了让患者自行操作及调控滴速的灌肠袋,免除患者长期往返医院的烦恼。

  02、天柏金黄散外敷

  天柏金黄散由天花粉、红花、大黄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加用红外线通过温热剌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及血流方面的作用,加速药物吸收,促进炎症的吸收。  

  03、平衡火罐

  运用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的自然平衡疗法。根据不同手法可以起到温阳补虚、清热泻火、益气活血的作用。  

  04、灸法

  利用生姜、艾灸、中药三者的作用,以温经散寒,疏通盆腔气血,治疗腰部及盆腔的证属寒凝血瘀、气滞血瘀型疾病。  

    

  来源: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