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突破重重难关,佛中医成功救治高处坠落重伤患者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08:46

  日前,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硬仗在佛山市中医院展开。一位65岁高处坠落伤的男性患者被紧急送院,伤情复杂且危重,每一项诊断都像患者生命上的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夺其生命。幸而多科高效协作,帮助患者突破重重难关,最终使其重获新生。

  多学科会诊解难题,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患者1月20日被送到我院时,诊断为多发骨盆骨折、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右侧肩胛骨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面对复杂且棘手的病情,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骨一科、骨七科、胸外科和介入室等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会诊。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虽然患者骨折情况亟待手术干预,但重症肺炎和ARDS的存在使得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生命。  

ICU医护抢救患者。ICU医护抢救患者。

  于是,会诊团队决定先将患者转入ICU接受治疗。时间就是生命,ICU团队积极为患者控制感染,给予精准的对症处理,稳定生命体征;各专科团队紧密配合,无缝衔接,做好术前各项准备。经过ICU团队的精心治疗和不懈努力,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病情趋于平稳,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尽快完善手术,我院多学科团队精心筹备并高效执行手术计划,医务科、骨七科、胸外科、麻醉科、输血科、介入室的专家们再次集结共同商讨救治方案。鉴于患者存在骨盆骨折和肋骨骨折,且手术体位受限,需采用左侧卧位及俯卧位,经过严谨论证和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先行骨盆骨折手术,为肋骨骨折手术创造有利的体位条件,随后再行肋骨骨折手术

  骨科机器人手术显实力,ICU团队接力守护

  手术由骨七科团队实施,麻醉科、输血科、介入室全程保驾护航。骨盆骨折手术采用了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微创技术,通过极小的切口和精准的导航系统,实现了骨折的闭合复位和螺钉置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避免了长达20厘米的切口和广泛的肌肉剥离,显著降低了出血量、感染风险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得益于该手术的创伤小,术后第三天,胸外科便可为患者在俯卧位下行肋骨骨折手术  

骨七科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骨盆骨折手术。骨七科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骨盆骨折手术。  

患者术后骨盆影像。患者术后骨盆影像。

  然而,患者术后的康复之路并非顺遂,其先后出现肺炎加重、胸腔积液以及气胸等突发情况。尽管当时正值春节假期,ICU团队仍坚守岗位,24小时不间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予以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针对术后肺炎加重的情况,ICU团队采用了规范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同时结合呼吸治疗以及痰液引流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感染,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对于胸腔积液和气胸,则采取了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的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该科康复团队提前介入,制定了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计划。通过针对性的肢体活动、呼吸功能训练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循序渐进地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和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周期。一系列的重症康复干预措施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呼吸困难,还为其恢复良好的肺功能和整体健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ICU康复团队协助患者做康复治疗。ICU康复团队协助患者做康复治疗。

  多学科协作彰显团队力量,家属送锦旗致谢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终于在1月31日成功拔除气管插管,2月7日顺利转出ICU,在急诊病房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看到患者能够重新站起来,家属激动不已,为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特意送来了锦旗。锦旗上烫金的大字“医术精湛”,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的肯定,更是对多学科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度赞扬。  

患者拔管后开心地比“yeah”。患者拔管后开心地比“yeah”。  

  患者家属向ICU及急诊病房送锦旗致谢。患者家属向ICU及急诊病房送锦旗致谢。

  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又一典型。各环节紧密配合,才让患者在生死边缘得以重生,不仅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还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既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更注重人文关怀,通过耐心的沟通、细心的照顾,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灵,也成为了患者康复的重要动力。

  来源: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