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我在岗|佛中医急诊科奋战“医”线为生命护航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0月09日 11:09

  国节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青年文明号秉承“有急必到,有危必救,有伤必医,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坚守一线,为佛山市民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力以赴,舍小家为大家

  每逢佳节,尤其是长假,急诊科承担的救治工作都较日常繁重。佛山市中医院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三级医院卒中中心、省二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急诊科除了承接本地患者,还吸引了周边地区市民前来就诊。门急诊由平时每天400多人次激增至700多人次,120出诊次数平均每天20多次,大部分都是危重患者。为保证来诊患者“病有所医”,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挥下,急诊科主任李旷怡、副主任梁章荣以及护士长周建仪提前统筹协调,协同加强节假日工作安排,增加科室人力,增加开诊医生。急诊科全科医务人员坚守临床第一线,力争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旨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主任、护长每天回院查看科室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种存在的困难,畅通急诊通道。  节前院领导到急诊科安全检查

节前院领导到急诊科安全检查  抢救区有序进行各种抢救和治疗

抢救区有序进行各种抢救和治疗  急诊科护士为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急诊科护士为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急诊科大厅等候病人有序就诊

急诊科大厅等候病人有序就诊

  狭窄楼道,医患协力同心

  接近国庆假期的尾声,10月5日的晚上11点左右,急诊科接到120呼叫,一位男性患者在家突发意识不清,医务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立即展开抢救,恢复心跳,其后评估时机立即进行转运。但在离开时却遇到一个极大的难题:患者家没有电梯,楼道十分狭窄且堆满了杂物,仅够通过一个成年人,转运床无法顺利转弯。此时医护、工友、患者家属一起合力,把承载着危重患者的转运床分别扛过肩上、头顶,手推肩扛地把患者从三楼顺利转运出居民楼,安全送上救护车,运回医院。

  到达医院时所有医护人员已完全汗湿,但抢救一刻未停,到达急诊科后又投入新一轮的抢救。  在居民狭窄楼道内转运患者

在居民狭窄楼道内转运患者

  有伤必救,生动诠释医者仁心

  国庆期间,急诊科还迎来了数位特殊的突发急危重症患者,他们一方面亟需紧急抢救处理,另一方面却一时间无法联系到家属,甚至连基本的身份信息都不清楚,救治难度和风险极大。急诊科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启动院内绿色通道,优先救治,尽可能控制医疗风险,不延误重要的抢救时机。

  我院还通过派出所联系患者家属,当家属赶到医院见到经过手术抢救后的患者时,对医务人员感激不尽。

  齐心协力,多学科综合调度高效有序

  国庆假期,急诊科协同EICU/CCU、ICU、NICU,保证危重患者的及时会诊及收治;联合CT室、介入室、放射科、中西药房、检验科等,尽量减少患者候检查、候结果的时间,做到“急患者所急,忧患者所忧”

  在各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急诊科虽接诊人数激增,但依托“八位一体”的便捷就医环境,做到了忙中有序、有条不紊,用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诊疗服务,擦亮了五星级青年文明号的品牌。  EICU/CCU医护床边查房

EICU/CCU医护床边查房

  急诊综合门诊简介

  为方便市民就医,我院急诊综合门诊设在急诊2号诊室,开诊医师均为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

  就诊范围包括:

  (1)急诊危重症、复杂疑难症

  (2)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痛风、乏力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3)皮肤软组织感染、烧烫伤、软组织损伤、胆囊炎、泌尿系结石、泌尿道感染、虫咬伤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温馨提醒: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创伤等病情紧急的患者建议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到急诊科救治,儿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骨伤科等病患建议到相应专科就诊。

  文:温金钰、朱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