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佛中医取得佛山市2024年度第一季度院前心肺复苏好成绩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8月06日 08:39

  今年7月,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公布2024年度第一季度心脏骤停院前成功急救案例评审结果,在入选的30个复苏有效案例中,我院占到7例,为获评案例最多且质量最高的医院。

  实际上,我院近年来依托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的建设,抢抓急救“黄金4分钟”,不断强化提升院前急救能力,以期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无缝衔接,到多学科高效协作“中心化”救治模式,我院高质量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效也在此次评审中得以印证。

  救在院前,多方合力抢抓“黄金4分钟”

  今年2月,74岁的萍姨(化名)因车祸致伤头颅,路人拨打120求救,我院急诊科接到指令后即刻出车,经电话评估患者意识丧失,且无生命体征,判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于是医务人员马上通过电话指导路人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4分钟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力,开放气道及静脉通路、静推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近半小时后,萍姨恢复自主循环,回院收入ICU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众所周知,猝死后心肺复苏黄金时间一般在4分钟内,又称“黄金4分钟”,第一目击者实施院前急救极为重要。为此,我院急诊科综合施策,成立院前急救PDCA小组,严格按照佛山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要求,抓3分钟出车率,不断提升院前出车效率。目前,我院急诊科中3分钟出车率平均达99.9%,在全市名列前茅。  

  自2018年始,我院便积极推进院前电话指导CPR项目,指导第一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急救,为专业医护人员急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最大程度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同时,在医院的支持下,联合各科多维度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宣传。在医院、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家庭、养老机构等积极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培训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培训

  完善体系,院前院内多学科无缝衔接

  今年3月,45岁的周叔(化名)在家中突发倒地、意识不清,微弱呼吸,呕吐多次后面色紫绀、四肢抽搐,家属紧急拨打120电话求救。我院于20:15接到指令后即刻出车,考虑周叔为恶性心律失常所致阿斯综合征,救援刻不容缓,于是远程电话连线家属行胸外按压等待救援。7分钟后,我院急救医护到场接。20:30左右,周叔恢复自主循环,完善首份心电图并上传我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院前院内联动,胸痛中心心内科专家迅速给出指导意见。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转回院内,经MDT多学科会诊,排除急性脑血管意外后被送导管室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所幸的是周叔急诊冠脉造影并未见明显异常,后收住EICU及ICU住院,最终周叔被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

  像周叔这样,通过院前急救到院内急诊、多学科诊疗,实现一体化救治的患者还有很多。近年来,医院“三大中心”危急重症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急诊科则紧抓机遇,切实加强以急救绿色通道为核心的工作管理制度,早期正确处置、高效快速运转,以创伤、介入、手术等专科为依托的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高效的综合性救治服务。  

  院前急救专项培训院前急救专项培训

  急诊科作为生命救治的前沿科室,也是最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链的一环。为此,健全完善急救服务体系的重任始终在路上。7月26日佛山市中医院EICU/CCU(急诊重症/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正式揭牌,标志着我院“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室-急诊病房-急诊EICU”相结合的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据我院急诊科主任李旷怡介绍,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以及EICU实现了无缝对接和一体化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紧抓院前、院内医疗质控督,巩固急救技能,规范急救流程,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协作水平;不断加强专业团队的打造和人才的培养,选派技术骨干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培训,持续提升科室整体技术力量及水平。”李旷怡表示,急诊科团队将以更完善的急救体系、更专业的医疗团队、更先进的急救模式、更高效的服务流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作者:沈碧胜、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