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广东省第六届护理科学艺术大会暨第三届“南粤好护士”表彰/“名医护士工作室”授牌活动在广州举行。在广东省护士协会开展的第三届“南粤好护士”评选活动中,我院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建仪荣获“南粤急诊好护士”称号。大会也发布了广东省第三批“名医护士工作室”项目入选名单,我院骨十一科护士长林梅入选“中医护理名医护士工作室”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省第三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评选中,我院喜获“最佳组织单位”奖。
周建仪(左)和林梅
护理部主任黄少娟(左2)代表上台领取“最佳组织单位”奖项
周建仪获评“南粤急诊好护士”
周建仪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理念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担任广东省护士协会创伤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分会主委等职务。她深知急诊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地,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变化迅速,因此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每逢有重大抢救,她总是冲在前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她还多次临危受命,参与各项突发事件处理。
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建仪
凭借扎实的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周建仪不仅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还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护理新技术新项目,践行有温度有深度的护理理念,打造高质量、高水平护理团队,促进学科发展。包括推动建立规范的急诊EICU和急诊病房,实现急危重症患者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积极配合医院“三大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危重患者就医流程与环境布局,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就诊环境、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更畅通的绿色生命通道。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课题《运用5G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在院前救护中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创伤患者颈椎固定技术》获广东省护士协会团体标准立项。她的课题还受邀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护士大会上,进行壁报展示交流,现场向外国专家展示我院急诊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实现持续提升,急诊护理团队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先后荣获“”,医院“优秀护理集体”等称号。
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此次获得“南粤急诊好护士”殊荣,周建仪表示深感荣幸,她十分感谢有佛山市中医院这么好的平台,感谢医院领导重视护理人才培养,更感谢护理部的正确引领和指导,为各科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后她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根据患者需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更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疑难问题,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护理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建仪(右5)上台领奖
林梅获授“中医护理名医护士工作室”
为充分体现护士专业价值,提升护士“三个贴近”的能力,巩固广东护理发展成果,推动广东高级护理实践进程,广东省护士协会在广东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创建“名医护士工作室”品牌并发布《广东省名医护士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划》。
2024年广东省护士协会专科护士认证委员会暨名医护士工作室评审专家组结合自主申报原则,严格遴选出 51 个优质护理门诊个人及团队,授予“名医护士工作室”称号并予以表彰。我院骨十一科护士长林梅。
骨十一科护士长林梅
据悉,林梅从事骨科临床护理工作33年来,根据中医护理理论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挖掘开展多项中医技术,有效解决临床护理难题,在我院中医护理门诊独立坐诊,平均每年接诊约1000人次,是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专科护士,在省、市护理学会多个专委会担任主委、副主委职务。她在院内率先开展平衡陶土火罐在筋骨病患者中的应用,解决了患者康复上关节功能恢复慢、疼痛改善不明显等问题;用自创的吐纳法防治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用健脾益气脐疗粉联合脐部隔物灸改善患者脾胃功能、用温阳的中药热奄包改善虚寒体质患者的颈肩腰疼痛等。
其中,她经过长达3年的深入研究与不断改良,成功研制出一套适用于平衡火罐技术、不同操作手法的陶土罐。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疗效、减少了患者烫伤的可能,还大大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劳损。该项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专利成果转化,填补了医院护理专利转化的空白,已在全国19个省100多家市级医院投入使用。2022年广东省护士协会成立陶土罐护理分会,2023年佛山市护理学会成立中医陶罐疗法专委会,我院作为主委单位传承陶土平衡火罐技术,并由林梅培养出了一批罐法导师队伍,迄今已成功培养了省内外超3000名学员,为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工作室挂牌成立后,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将辨证施膳与外治法结合,在治未病的调理和骨伤康复的应用等方面,挖掘更多中医适宜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她也希望以工作室为平台,根据护理部培养“多能一专”中医护理人才、打造“一科一品”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宣传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