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在生活中时常发生,但什么样的疼痛会让你刻骨铭心?疼痛科康智主治中医师带大家了解,这种被归属人类三大顶级疼痛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蛇串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此病毒进入机体后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毒被再次激活,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会有朋友有疑惑,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康智介绍,出疹前1-2天直至“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然而人群中大概95%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以大家对于“传染”不必太在意。
2、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以感觉过敏为主要表现,即产生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痛觉超敏等症状。常伴随着针刺、烧灼、刺痛等感觉异常。这种疼痛的特点是持续性、剧烈且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康智提醒,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特别是免疫力相对较弱的患者。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约为20%-30%,其中6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高达50%以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常见但却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患者不仅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还会面临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疼痛还会导致正常生活受限,如洗澡、穿衣、走动等活动变得困难,甚至呼吸都会痛。
3、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1、带状疱疹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发病的前72小时为最佳抗病毒时期。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术、脉冲射频术和中枢靶控镇痛系统等。
①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钙离子通道调节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阿片类药、抗抑郁药、镇静药等,以及外用的镇痛贴剂、搽剂。
②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伏邪外发引起的疾病,其根本原因是身体的虚弱;其次,情志不畅导致的气虚气郁,以及湿气过重都是诱发疾病的原因。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配合针刺等外治疗法,可逐渐改善病情。
③神经阻滞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明显副作用的患者,包括星状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阻滞等。
④脉冲射频术:
通过一根极细的射频针穿刺到目标神经处,射频仪器产生不超过42℃的脉冲射频电流,从而抑制疼痛感受的传导,起到镇痛的作用。
⑤中枢靶控镇痛系统:
适用于持续时间较长且难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微创手术将导管置入患者的椎管内,将镇痛药物定时、定量输注到患者椎管内,以极少的用量直接作用于大脑和脊髓相应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4、带状疱疹的预防
想要避免带状疱疹带来的痛苦,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
因此,康智提醒各位朋友们做好下面4个关键点,预防带状疱疹的攻击。
提高自身免疫力
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定期锻炼和释放压力等,对维护免疫系统健康非常重要。
避免接触感染带状疱疹的患者
为减少感染风险,尤其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疱疹、皮疹。
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适用于≥50岁人群。
接种2剂次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超90%。根据长期随访研究数据显示,接种后第10年的保护效力仍高达89%,据统计模型预测,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0年仍可维持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温馨提醒:带状疱疹急性期结束3-6个月之后,方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和口鼻,如果家人中患有带状疱疹,应该避免与家人共享个人用品等,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做好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希望大家远离这种疼痛!
来源: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