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春日里自己总是睡不饱,即便夜晚睡眠时间充足,白日里依旧呵欠连天、脑袋昏沉,工作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又或者莫名感到情绪低落,一点小事就能惹得心头火起,焦虑与抑郁的情绪如影随形。
春季是养肝的关键时刻,若疏于调养则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或过旺。而在人体脚上有这样一个穴位,堪称“情绪灭火器”,按一按能够打开肝郁的“枷锁”,让肝气舒畅条达。今天,我院针灸科蓝丹纯主治中医师带大家来认识一个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
太冲穴的“地理位置”
太冲穴位于足背,在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此处的动脉搏动来精准定位。打个比喻,把双脚比作土地,大脚趾和二脚趾如同相邻生长的作物,太冲穴就藏在它们后方的“小洼坑”里。
太冲穴的由来
蓝丹纯介绍,太冲穴属于肝经原穴,“太”有极致、盛大之意,“冲”代表要冲、要道,肝经气血在此汇聚并向上冲行,如同肝经这条大河上至关重要的枢纽,有着调节气血流通与平衡的作用,故而得名。
太冲穴的“超能力”
01、调节气血:太冲穴能敏锐感知肝经气血的状态。当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淤堵,就像河道堵塞时,它能发挥疏通作用,让气血重新畅行;而当气血不足时,它又能开启储备仓库,为肝经补充气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02、平肝息风:若情绪波动大,肝郁化火,易导致肝阳上亢,从而引发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此时按压太冲穴就像一阵清风拂过,可平息上亢的肝阳,调节肝脏阴阳平衡,缓解不适症状。
03、疏肝理气:生活中出现情绪抑郁、生气恼怒等负面情绪时,易使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叹息等情况。太冲穴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肝郁的“枷锁”,让肝气舒畅条达。
太冲穴的日常应用与功效
01.日常保健
每日睡前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待全身放松后,坐在舒适位置,用拇指指腹按压双侧太冲穴,力度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长期坚持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身体抵抗力。
02.情绪调节
太冲穴堪称“情绪灭火器”,比如当生气或感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及时按压此穴位能有效宣泄体内怒气、闷气,平复情绪,让心情恢复平静。
03.缓解头痛眩晕
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按压太冲穴也能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使上亢的阳气下降,减轻症状。配合太阳穴、风池穴等,效果更佳。
04.呵护眼部健康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肝脏气血充足,眼睛才能明亮有神。太冲穴通过调节肝经气血,为眼睛提供滋养,对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眼红肿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居家按摩秘籍
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养生穴位,蓝丹纯给大家推荐三种居家按摩的方法,大家不妨在家试试。
01、指压法
将拇指指腹置于太冲穴,垂直用力,逐渐增加力度,以穴位产生明显酸胀感为度,保持3-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左右脚穴位交替操作。
02、揉按法
把拇指指腹放在太冲穴上,以穴位为中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揉动,力度适中,速度均匀,每次3-5分钟。注意揉按时手指不要在皮肤上滑动。
03、掐按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太冲穴,力度稍重,以能耐受为限,每次掐按10-15秒后放松,重复5-8次。注意此方法刺激强度较大,适合症状明显或体质强壮者。
蓝丹纯提醒大家,按摩太冲穴时,力度要适度,避免损伤皮肤。若按摩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此外,孕妇不宜按摩太冲穴,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来源: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