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仲春之月,顺时养阳,这些养生建议mark住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0:50

  在温暖和煦的春日里迎来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经历过一波“倒春寒”后,佛山的气温逐渐回暖,有街坊已经穿短袖“叹”空调了,不过,下周又有一股冷空气来袭,大家要注意防范哦~仲春之月,气温多变,我院治未病中心陈诗慧主任中医师为您送上春分时节养生建议。  

  春分,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天在色为青,在脏为肝,在志为怒,为各种情志类疾病、肝系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养生以养阳为主  

  饮食宜顺应时节

  民间素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阳春三月,正是食用春菜的好时节。《黄帝内经》中记载,“司岁备物”,符合气候条件生长成熟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华,不论是口味还是营养成分都更好。春日食用适量的莴笋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而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  

  陈诗慧提到,顺应时节应遵循“多甘少酸”的原则,增加甘味饮食,以扶助机体内的阳气升发,如芫荽、香椿、豆豉、大葱、韭菜等。中医有“辛甘合化为阳”的说法,即辛味与甘味搭配食用,有利于阳气的升发。此外,甜味食物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多吃有补益功效,如莲藕、土豆、大米、小麦、黄豆、薏苡仁、大枣等。

  春天虽然开始转暖,但有时仍夹有寒凉之意,尤其是早春时节,大家应慎食生冷之物,如冷饮、冰棍、冰淇淋、清凉饮料等,以免损伤脾胃功能。此外,还应少吃性寒凉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等等,以免遏制阳气的升发。

  膳食推荐

  1.淮山扁豆鲫鱼香菜汤  

  【材料】白扁豆30克,淮山40克,香菜6-8根,生姜15克,鲫鱼1条(约500克)

  【功效】健脾祛湿,扶助阳气,适用于春分前后养生保健。  

  2.韭菜炒蛋  

  【材料】韭菜150克,鸡蛋2枚

  【功效】舒肝和胃,温阳行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之人。  

  起居宜节律有常

  《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思是说春天人们应当晚睡早起,起床后宜披散着头发,松开衣扣,做些舒展形体的活动,如信步漫行,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这样可使思维、机体逐渐活跃,以保体内阳气的升发。  

  俗话有云“春冷透骨寒”“春寒冻死牛”,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且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陈诗慧提醒市民,春天穿着宜捂不宜冻,不宜过早地骤减衣物,宜逐渐减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需谨慎。《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另外,不建议大家在穿堂风的地方久坐,此风由于流速快,最易伤人。  

  处事宜随和戒怒

  陈诗慧指出,春分调节以平为期,此时应顺应节气的要求保持心境平静,戒怒戒嗔,处事随和,淡泊宁心,避免扰动肝气,引起阴阳失调。日常生活中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在保持心境开朗的时候,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即情绪既要发泄,也要有节制。心中有怒火,当发泄出来,但不能一发而不可收拾;心中有喜悦,要由衷表达出来,但不能喧笑无度。    

  中医特色疗法

  我院治未病中心一贯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特色中医药疗法包括耳穴保健按摩、理气培元功、八段锦、艾灸等,也适用于增强体质及防治保健。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推出隔玉灸,温通刮痧等特色疗法,有助提升阳气、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有需要的市民不妨一试。  

  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咨询电话▼

  0757-83062007  

  我院儿科春分贴也将准时上线,为孩子们调理体质,增强正气助一份力。

  贴药时间与地点

  2025年3月20日(周四)

  佛山市中医院1号楼3楼儿科治疗室

  上午:08:00~11:30 

  下午:14:30~17:00

  预约方式

  1️⃣可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辨证开出相应治疗单,到贴药时间凭治疗单前往儿科治疗室贴药处进行取穴贴药。

  2️⃣微信平台预约方法

  ①搜索“佛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对话界面,点击左下角“门诊服务”——“门诊挂号”——“儿科门诊”——“儿科季节贴”。  

  ②点击“进入预约”——选择患儿姓名及日期——按提示缴费成功后,届时前往门诊三楼儿科治疗室报到、开单、贴药即可。  

  来源:治未病中心、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