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堂|节后孩子积食,更容易生病?3款消食水来搭救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9月20日 09:51

  中秋团圆,阖家欢乐,一不留神孩子就容易积食、喉咙痛、口气重、大便硬、睡不好还不爱吃饭,一旦受凉还容易发热。这是因为孩子“脾常不足”,消化能力比不上大人,过多进食油腻生冷的食物超过了脾胃消化能力上限,如同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难免过热或故障。  

  我院儿科赵佳烨主治中医师温馨提醒▼  

  节后养脾小Tips

  避免辛辣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控制食量,不要吃撑;适量活动;早睡早起。  

  家长们还可以给孩子试试以下几款汤水——

  乌梅山楂水

  做法:乌梅1枚、山楂干3克、陈皮3克、罗汉果3-5克,加适量清水煮约20分钟,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清热,消食理气

  适用人群:适用于1岁以上孩子饮食积滞导致的咽干咽痛、口气重、腹胀纳差、大便不畅等症。蚕豆病孩子可用。  

  马蹄胡萝卜茅根水

  做法:新鲜马蹄3-4颗去皮,新鲜茅根一小把,胡萝卜小半根去皮,新鲜玉米须适量,加适量清水煮约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清热

  适用人群:适用于1岁以上孩子饮食积滞导致的咽干咽痛、口气重、不思饮食、睡眠不安等症。蚕豆病孩子可用。  

  灯心草瘦肉水

  做法:灯心草1扎,麦冬5-10克,瘦肉100克将材料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煲30分钟左右,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清火

  适用人群:适用于2岁以上孩子心火亢盛导致的睡眠不安、汗多、易发脾气、口干便干等症。蚕豆病孩子可用。  

  赵佳烨表示,如果孩子上述症状经处理后不能改善,或者伴有发热、咳嗽、腹泻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处理   

  防病推荐:秋分帖   

  刚过了中秋,本周日(9月22日)又到了今年的秋分时节。

  《素问·四气调神论》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分时节,大气中阴气逐渐增强,气温渐凉雨水不减,小儿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高发。因此,此时节也是人体健康养生、调理体质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运用中医外治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给孩子的健康多一道防线。

  据赵佳烨介绍,季节贴(秋分贴)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原理,将特制的中药敷贴在一定的穴位上,使药物发生特殊药理变化,并通过经络穴位刺激机体,来调节机体的平衡,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操作简单,无痛苦,无毒副作用,适合儿童患者。  

  贴药时间: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上午:08:00~11:30 ;下午:14:30~17:00

  贴药地点:佛山市中医院1号楼3楼儿科治疗室

  预约方法:

  ①现场开单

  即日起即可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辨证开出相应治疗单,到贴药时间凭治疗单前往儿科治疗室贴药处进行取穴贴药。

  ②微信预约  

  微信关注“佛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在对话界面点击右下角“门诊服务”——“门诊挂号”——“儿科门诊”——“儿科季节贴”。

  点击“进入预约”——选择患儿姓名及日期——按提示缴费成功后,届时前往门诊三楼儿科治疗室报到、开单、贴药即可。   

  注意事项

  ☑ 贴药日期前3天内有发热者,可在退热3天后凭治疗单及时返回儿科补贴。

  ☑ 建议小儿每次贴药时间为15分钟至1小时,贴药当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当天洗澡时忌揉搓贴药部位。

  ☑ 治疗后局部皮肤轻微发红、瘙痒为正常现象,可适当涂抹本院自制剂陈渭良伤科油保护皮肤。如果皮肤红肿明显或起泡、破损,建议返院找专科医生处理。   

  作者:李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