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 | 深夜被吵醒的你,别漏掉枕边人“求救”的危险信号!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1:01

  凌晨2点,被枕边人雷鸣般的鼾声吵醒,但闻鼾声一下子卡住,像被人掐住脖子,10秒寂静后,接着又是一声粗气的喘息,看似沉睡的打鼾背后,可能暗藏着威胁生命的健康危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第24个世界睡眠日(3月21日),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夜间杀手”。  

   

  睡眠质量下降:年轻人的健康警报,国家喊你来减肥   

  全球睡眠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受访者平均每周仅4.13晚能获得优质睡眠,而《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更揭示:58.7%的成年人存在失眠症状。职场压力、电子设备依赖、不规律作息,让睡个好觉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奢望。

  我院耳鼻喉科鼾症睡眠门诊专家陈锦明副主任医师表示,鼾症绝不是简单的打呼噜,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症。当患者进入梦乡后,鼾声响度若超过60分贝,并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那很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作祟。

  此外,该病与肥胖存在密切的关联,65%的患者合并肥胖,而肥胖者发生呼吸暂停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两会期间的发声引发全民共鸣,腰围太大、体重超标,已经成为慢性病的核心诱因。简单来说,国家已经拉响了“健康警报”,督促大家实施体重管理。  

   

  鼾症威胁:全身“多米诺骨牌”式崩塌   

  长期睡眠呼吸暂停会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发生率30%)、冠心病、心律失常;

  代谢系统:糖尿病风险增加2.5倍、高脂血症;

  神经系统:认知功能下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升高;

  内分泌系统:性功能减退、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精准诊断:三步识别法   

  自测筛查:Epworth 嗜睡量表评分>10 分  

  专业测: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鼾症的“金标准”,可准确评估睡眠质量和呼吸事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 次/小时

  病因诊断:电子纤维喉镜评估上气道结构

  总的来说,若患者在睡眠时出现打鼾症状,且鼾声存在间歇,伴有呼吸暂停现象,同时睡眠质量变差、日间困倦或思睡、夜尿次数增多,还可能出现诸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易怒、焦虑或抑郁等神经精神方面的表现,此时需加以重视。结合睡眠呼吸监测结果,若AHI≥5次/小时,且以阻塞型事件为主,即可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鼾症治疗需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您发现家人存在以下情况,请提醒及时就医:

  1、夜间鼾声如雷并突然中断;

  2、白天不可抗拒的嗜睡;

  3、晨起头痛、口干;

  4、不明原因的血压/血糖波动。 

  治疗:多学科协作,个性化方案  

  鼾症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耳鼻喉科、内分泌科、口腔科、呼吸科和精神科等相关科室,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鼾症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减重、饮食控制、加强锻炼、戒烟、戒酒等,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刺激  

  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鼾症睡眠专科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鼾症。根据已申请的佛山市科技局攻关项目纳入的86例患者,对评估后符合手术指证的病人进行改良折叠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下鼻甲舌体消融术,术后有效率可达70%以上。

  鼾症睡眠专科团队  

  

  作者:张鑫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