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准备开学,不慌不慌!佛中医专家们支招这样做好身心准备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0年08月31日 08:35

  开学在即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身心准备

       下面佛中医专家们为大家支招   

  1.调整生活作息 激发学习热情

  从闲适无忧的暑假切换到上学模式,一些学生难以适应,甚至出现“开学综合症”。据佛山市中医院心理失眠专科主治医师张彬介绍,“开学综合症”是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其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多表现为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张彬表示,小学生群体的“开学综合症”以早上懒床、有“起床气”、不愿意上学、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为主。中学生则多表现为假期游戏玩得太疯,甚至经常通宵,导致适应不了开学的正常作息,或是无法收心,对上学有抵触情绪。  

 

  心理失眠专科张彬主治医师

  张彬建议,开学前一周,家长可以逐渐让孩子调整到上学时的正常作息时间,比如安排白天做作业,晚上准时睡觉,避免开学时太被动。

  另外,她鼓励孩子和同学好友一起学习、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兴趣,也有助转移他们对游戏的注意力。对于比较低龄的学生,家长可陪伴一同购买文具、辅导书等学习用品,与孩子一同收拾书包及制定课程表、学习计划等,让小朋友从心理上尽快过渡到学习状态。   

  2.增加户外运动 注意用眼卫生

  “暑假初期以及最近两周,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明显增多。”市中医院眼科杨雪艳副主任中医师表示,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放暑假后也通常宅在家中,或看电视、刷手机,或参加线上辅导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长,户外活动减少,青少年近视患者明显增多、近视度数快速上升。

  从轻松的暑假进入紧张的开学生活后,青少年的用眼时间将明显增多。杨雪艳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需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眨眼或揉眼,看东西眯眼睛,或反映看不清黑板等,应尽早到眼科进行详细的专业检查。  

 

  “充足的户外运动对预防和延缓近视非常关键,每天应至少有1~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杨雪艳提醒,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不要让孩子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环境中学习,并监督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注意用眼卫生,要端正坐姿、不要长时间用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伏案看书写字20~30分钟应休息一次。挑食、偏食不利于保护视力,青少年日常饮食中不妨注意摄入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系蔬果,如蓝莓、紫皮葡萄、紫薯等。  

 

  眼科杨雪艳副主任中医师

  3.加强健康监测 储备防护用品

  “暑假期间就诊的患者主要是看体质调理和生长发育。”市中医院儿科主治中医师陈艳洋介绍,疫情发生以来,青少年儿童减少出门、注意手卫生、外出戴口罩,该科接诊的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明显减少。  

 

  儿科陈艳洋主治中医师(右)

  因此,陈艳洋建议,临近开学,青少年儿童应继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并调整好作息时间,注意饮食清淡,少吃煎炸、生冷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坚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市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叶志军指出,开学前,学校应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组织应急演练,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全校师生健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每位师生建立健康台账。如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应暂缓回校,并到发热门诊就医。  

 

  开学后,学生们在校内聚集学习、生活,呼吸道疾病传染风险将有所增加。陈艳洋表示,在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到来前,家长可带孩子去接种流感等疫苗。叶志军则提醒,学校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工作,家长应为孩子准备足够的口罩、手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尽量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等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戴口罩,避免触摸车上物品,进课室前、回家后要洗手。  

 

  医院感染管理科叶志军副主任医师

  来源:佛山日报(有增删)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