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主角
罗克勤:佛山市中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今年52岁,是医疗二队中年资最长的临床专家。曾在广州某省会三甲大型医院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参与过2003年非典战斗,对老年性、复合性急危重症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0年2月17日
新年之交,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瞬间席卷全国,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无惧风险,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武汉重灾区驰援医疗救治工作。
作为一名老重症医生,也有对抗此类感染性疾病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面对疫情的不断变化,内心一直渴望上前线贡献力量。于是,在医院的招募志愿者通知一发出后,我便积极申请,也终于如愿来到了武汉。
感谢家人的坚定支持,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往返广佛两地收拾简单行李,匆匆只有数小时准备便踏上征途。
集体送行的场面温馨热烈,让我这个老大夫也不禁一度哽咽。现场所有人齐声高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佛山加油!”澎湃热情足以撕裂新冠病毒这个“恶魔”。
罗克勤(左一)、戚振红(右二)、吴智鑫(右一)与院长刘效仿合照
初到武汉,空旷的道路上不见一车一人,但闪烁明亮的灯火照亮着整个城市,到处亮出的标语也让我们感受到武汉人民不屈的意志。
我们医疗队负责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的2个重症病区。昨天,医疗队陆续派出了战友进仓诊治患者,还没轮到我之前,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我在酒店进行严格培训,突然看见窗外飘起了雪,本来这对于久居南方的我是十分兴奋的,但此刻我只能静静地观赏着雪花纷飞的美景,等候着踏上主战场的命令。
进入武汉重疫区,每个医务人员首要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符合隔离要求的对象。为了整个团队顺利完成任务,每个人有单独的房间,不允许外出,不能串门交流,出房间门戴口罩,永远保持酒店-专门交通工具-医院三点一线生活,从开始就要做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今天,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次“进舱”。NCP(即“新冠肺炎”的英文缩写)患者的隔离病房,医疗业内俗称为“舱”,取义为四周封闭之意。我作为医疗组长,带着4位医生一起值下午班。
进舱前,我们需要经过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四大关卡,队员们互相帮忙,穿上严密的防护装备,开始投入战斗。首次实战和自己平时的想象培训有些差别,换衣时各个医疗队的人员较多,而且都戴着口罩,分不清人,幸亏遇到我院同事陈镇娥护师帮忙(通过衣服上贴的标签方知),才避免手忙脚乱。
我们进舱后,一边交班,一边熟悉病区工作环境,由于穿戴着严密的防护装备,而且刚开始时我们戴着护目镜不适应,看电脑、打字都有困难,经过一阵后终于适应了。随后,便开始为病人查房,解决各种问题。
舱内老年患者较多,除了肺炎以外,有多种共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一一处理。
整个下午在忙碌中很快度过,到了交接班时候,回顾了一下,虽然这里是单一NCP病种重症病区,治疗都有标准方案,但收治的病人较多,配套医疗设备有限,而且每位患者病情不同,合并症各不一样,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少。
身患疫病,病人普遍比较焦虑,除了提供治疗,我和战友们都尽量详细地为其讲解病情,疏导情绪。欣慰的是,经过我们的疏导,患者的心情明显放松和平静下来,我们的到来和关怀,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情绪。
走出医院,夜已深,但地上依然灯火通明。病毒无情人有情,此情此景,让我更能感受到特鲁多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个中深意。
编辑:宣传科
供图:佛山市中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冯灿 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