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肝胆病诊治经验与理论交流,肝病科承办这两项学术活动成效显著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1年09月14日 17:19
为促进青年中医师在疾病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交流疑难重症、常见病的诊治经验,9月1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办、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佛山市中医院肝病科承办的第三届“协和杯”青年中医师病案演讲活动(华南区)暨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在佛山举办。

当天上午,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首先召开。学习班特邀深圳市中医院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主任童光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池晓玲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马晓军教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副院长徐国良教授、副院长潘以丰教授,佛山市中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剑波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

马晓军
学习班上,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童光东教授作了题为不同肝脏病变表现Wilson病与中医药诊治要点的精彩报告;徐国良教授分享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和养生之道;池晓玲教授分享了中医外治法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我院彭剑波主任讲解了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临床判断与外科处理,肝病科李建鸿副主任中医师介绍了HBV相关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的管理经验、莫小艾副主任中医师解读了最新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邱腾宇主治中医师总结了《肝硬化诊疗指南》应用要点、崔海珺主管护师分析了肝脏无创瞬时弹性检测技术标准化操作应用要点。

池晓玲

李建鸿
与会人员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交流,不仅学习了中西医治疗肝病的学术理论及临证经验,提高了理论水平,还与同行进行了有效交流,获益良多。
而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协和杯”青年中医师演讲活动(华南区)在当天下午进行。本次比赛特邀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李秀惠教授担任主席,我院副院长蒋开平担任执行主席。特邀讲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李燕教授。童光东教授、池晓玲教授、马晓军教授和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与危重症科学科带头人陈志斌教授、海南省中医院脾胃肝病科主任杨永和教授、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叶一农教授等出席活动并担任点评嘉宾。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海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祝峻峰教授、太原市中医院副院长刘克勤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一区主任张荣臻教授、南昌市第九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宗亚力教授等通过线上对选手进行了精彩的提问与点评。我院肝病科邱腾宇主持比赛,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气氛活跃。

邱腾宇
比赛共有5名选手参加角逐。他们分别是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牙程玉医师、深圳市中医院的钟伟超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的黎胜医师、海南省中医院的何创医师以及佛山市中医院的黄凯舟医师。每位选手需进行限时15分钟演讲。我院肝病科黄凯舟医师第一位上场,以清晰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病例分享,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赞许。参赛选手们都做了精心准备,分享的病例特色鲜明,从疑难重症患者的精准治疗,到特殊病例的经验体会,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解除患者病痛,到积极评估病情巧用中药力挽狂澜……选手们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逻辑紧密,图文并茂,展现了青年中医师扎实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在提问环节中,各位专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问,并从诊疗思维、演讲水平、病案完整性、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即场评分。最终由广东省中医院的黎胜医师勇夺冠军。
黄凯舟

池晓玲(左)黎胜(中)陈志斌(右)

专家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
大会主席李秀惠教授对比赛进行了总结,肯定了青年中医师的成绩,并殷切期望大家继续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提高演讲水平,在全国舞台上展现我省青年中医师力量。
本次比赛进一步提升了青年中医师的中医药诊治水平,展现了华南区肝病领域青年骨干的风采。作为承办单位,我院肝病科近年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和学术交流,以医会友,努力搭建中西医肝病学习交流平台,今后也将继续为推动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