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半年竟得脂肪肝?想要肝脏健康,务必避开这4个高危因素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8月22日 16:40

  近期,29岁女子吃素半年,脂肪肝却从轻度变成了中重度,这一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原来,不健康不科学的减肥,尤其是过度节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反而可能会加重脂肪肝。  

  据我院肝病科胡洪涛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脂肪肝是由于肝组织积蓄过多脂肪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主要分为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特殊类型脂肪肝

  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为常见,它还具有家族聚集性。而根据肝脏脂肪的含量,则可将脂肪肝分为3度:轻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0%~25%)和重度(大部分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疲倦乏力、肝区不适,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而中、重度脂肪肝,在验血检查时可发现肝功能异常,右上腹部可能出现胀痛、隐痛,患者因肥胖致腹围增大,少数患者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由于名称中带着“脂肪”二字,很多人会觉得,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实际上,瘦子也不能幸免,因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可能造成当肝脏内脂肪转运失衡。  

 

  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01 营养过剩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市民长期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超过了人体肝脏处理的限度,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打破了肝脏的平衡。随着脂肪长期在肝细胞内沉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发展成脂肪肝,甚至可能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02 营养不良

  如果说营养过剩属于原材料过多,那营养不良属于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不够,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03 滥用酒精

  酒多伤身,因为酒精本身就具有肝毒性,首先受损的是肝脏。此外,酒对肝脏的损害还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而酒精性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形成。随后,很可能发展成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甚至肝癌。

  04 滥用药物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肠胃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出不少。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特别是不恰当地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更甚,甚至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

  此外,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这也是脂肪肝的常见类型。

  其中,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以及某些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应慎用。长期用药患者则应该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关于节食减肥,胡洪涛也提醒市民,在日常进食过程中,胃酸等帮助消化的物质会习惯性进行分泌。如果胃酸分泌出来,却没有食物去中和,容易引发胃炎甚至发生溃疡。此外,由于“断食”,大米、面粉等主粮缺失,人体所需的葡萄糖得不到补充,营养跟不上,会导致大脑思维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

  适当进食会使人体产生愉悦感,而违背本能、意愿不进食,容易产生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负面情绪。如果情绪不稳定,甚至郁闷、沮丧,严重时会反过来影响肝脏的功能,出现临床上常见的“肝气郁结”症状。  

  胡洪涛建议脂肪肝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从控制饮食下手,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每日需摄入的热量,合理搭配膳食。同时适当加强运动,进行体重管理。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又与脾胃密切相关,患者应少食肥甘厚味及冰冻、生冷的食物,以顾护脾胃。“水果属性生冷,容易伤及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湿,聚而生痰,痰饮日久,瘀血阻滞,不宜多吃。”

  轻度、中度脂肪肝患者需接受定期检查,动态监测病情变化,若发现肝炎,要尽早治疗干预。  

  我院肝病科每年约为数万市民提供全面综合的脂肪肝防治方案,近年也在积极谋划推进佛山地区中西医结合脂肪肝一体化防治平台建设,开设脂肪肝亚专科门诊,推进脂肪肝患者的系统化管理治疗。经过科学评估患者个人特点后,给出合理且可长期坚持的饮食、运动减重方案;推荐口服或注射药物减肥方案等。

  其中,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药内服调理、中药灌肠减重治疗、中医外治法(包括耳穴、中药封包、脂肪肝中药脐疗等)等,在临床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获得市民的赞誉及佛山市卫健局推荐推广。  

  宣传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