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为更好地普及肝病防治知识,佛山市中医院肝病科于3月16号(周六)上午9点-11点,在医院6号楼前广场举办“全国爱肝日”义诊活动,还有免费的乙肝、丙肝筛查,限额肝硬化扫描等福利!记好时间快转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吧。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长期酗酒、脂肪肝等,长期发展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和多种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筛查是远离肝硬化的关键。
肝病科任健主治医师介绍,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早期肝硬化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常不能引起重视,部分人会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消化不良、拉肚子等不典型的症状,症状如同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往往难以单单从临床表现进行鉴别。随着疾病的逐渐进展,中晚期肝硬化症状逐渐加重,会出现黄疸、腹水、呕血便血、神志不清等典型症状,需要及时至医院就诊。
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
皮肤、巩膜、尿液发黄:肝脏出现问题时,胆红素代谢不畅,就会出现皮肤、巩膜、尿液发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如果发现面色发黄、眼黄、尿黄等情况,就要警惕是否出现肝脏问题。
恶心、呕吐、厌油: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性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就会相应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油等不适,很多时候容易被误解为肠胃炎。
肝区不适或肝区疼痛:排除外伤因素后,出现肝区不适或疼痛需引起重视。
乏力:肝脏是提供能量的器官,肝脏受损后多数会出现乏力症状。
出血:肝脏参与凝血机制,如果肝脏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何做好预防?做好这3点
任健提出,定时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除常规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抽血检查外,还要对肝脏进行影像学的检测,最常规方便的就是肝脏超声检查。另外,近年来新晋的肝脏硬度和脂肪衰减定量扫描Fibroscan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
而对于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这类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则需到正规的医院和专科进行检查和诊治,遵医嘱用药治疗,并于3-6个月内定期复查肝脏情况。
同时,她也提出以下3个“不”↓↓↓
①不酗酒。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同时也是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的罪魁祸首。控制酒精摄入,不酗酒,是预防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
②不熬夜。肝脏通常在晚上11点开始进行新陈代谢,进行排毒和修复。如果此时不睡,肝脏就很难得到充分休息。
③不滥用药物。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分解排出体外,滥用或不正确服用药物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引致药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所以,大家在使用处方药物时必须经过医生的专业诊疗后开具处方并遵医嘱服用。
有些药物譬如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也需谨慎使用避免肝脏损伤。另外,市面上很多不经过医生处方、打着保健品旗号的保健养生或减肥产品也要谨慎购买服用。
抓住春季养肝好时机
从中医角度,春天正值万物生长向上的时节,草木欣欣向荣。肝脏属木,主升发,春芬木旺,春天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有助脾胃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还可藏血,“人卧血归于肝”。任健认为,在这个时节,大家要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生命的作息符合自然变化的规律,就是养肝之道。
此外,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中医经典著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提到“怒伤肝”。怒属于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气机逆乱,损伤肝脏。故养肝之道,还在于调情志,莫生气。大家可以适当听一些优雅缓和的音乐,以缓解情绪,使身心舒畅。
所谓“药食同源”,任健也推荐了两款春日里常见又具养肝护肝功效的食材。
香菜:春季阳气初生,香菜辛香升散,多吃香菜,可以顺应春天阳气之生发,有舒畅肝气、醒脾和中的功效。用香菜来煮汤烧菜或者彻底清洗干净后的凉拌等食用方法都可以。
玫瑰花:《本草正义》记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脾。”玫瑰花的食用方法最适宜焗茶饮用。可以用玫瑰花15克,配以生甘草片3克、薄荷叶5克,一同焗服,疏肝理气、解郁,尤其适宜广大女性朋友。
来源: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