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犯困,竟有可能是胰岛素在抵抗?会不会发展为糖尿病?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08:41

  每次吃完饭后总是感觉困意袭来,眼皮子直打架,恨不得立刻躺下来睡一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你知道吗,这可能并不是你懒,而是胰岛素抵抗在悄悄作怪……

  佛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劳美铃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如果胰岛素抵抗不加以控制,还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饭后犯困与胰岛素有什么关系?  

  据劳美铃介绍,当我们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转化为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中,导致血糖水平上升。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胰脏会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而胰岛素的分泌不仅影响着血糖水平,还会对大脑产生一系列影响。它会促使大脑中色氨酸水平升高,转化为具有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作用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褪黑素。因此,当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升高时,人们会感到困倦和想要睡觉。因此,对多数人来说,吃饱犯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胰岛素抵抗则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在努力降低血糖时,细胞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响应,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以至于饭后特别容易出现犯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

  存在饭后犯困的情况,可以先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多吃蔬果、粗粮,如果调整后依旧持续存在饭后昏昏欲睡的情况,很可能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信号  

   

  还有哪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症状通常涉及代谢、皮肤及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劳美铃将其归纳如下——

  1.多饮多尿

  由于高血糖刺激肾脏排出大量尿液,导致机体失水过多,进而引发口渴感,形成多饮多尿的循环。

  2.多食与体重增加

  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导致细胞能量不足,进而增加食欲。但由于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血糖,身体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最终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腹型肥胖多见

  3.血糖波动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糖水平可能出现不稳定波动,患者可能经历低血糖与高血糖交替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在餐前

  4.皮肤改变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增高,刺激皮肤棘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使皮肤变得粗糙,表面出现黑褐色的斑块,主要发生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这种皮肤改变被称为黑棘皮症

  5.疲劳乏力

  由于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血糖提供能量,常感到疲劳、乏力,精神状态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6.血脂异常

  常伴有脂代谢异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劳美铃提醒,胰岛素抵抗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诸多代谢异常的共同基础,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等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β细胞功能无法代偿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中医如何改善胰岛素抵抗?   

  从中医角度来看,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脾虚湿困、肝肾阴虚、痰瘀互结等体质偏颇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劳美铃表示,中医治疗胰岛素抵抗注重整体调节。其中,脾虚湿困者可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加减;肝肾阴虚则可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等方剂,滋补肾阴,调理肝肾功能;痰瘀互结者则建议利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等方剂活血化瘀,改善体内血液循环

  要注意,中医方药治疗重在辨证调理,准确判断不同个体或者同一个体不同阶段的体质状态尤为关键。

  针灸也是中医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也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能量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内关等,这些穴位与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有关  

  

  

   

  日常生活建议   

  1.合理搭配饮食

  食疗是中医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节血糖、血脂等指标,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劳美铃提出以下建议——

  低糖低脂建议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减少精细加工食品的摄入。

  增加粗粮:适量增加粗粮摄入,如燕麦、玉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

  富含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苹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抗氧化和调节内分泌功能。  

  2.养成健康习惯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和代谢状态。

  减轻精神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和代谢状态,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最后,劳美铃也提醒,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症状。因此,中医治疗胰岛素抵抗需要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而不是简单地改变饮食或盲目断食,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内分泌糖尿病科